(点击图片了解更多养生的知识)
腰酸腿疼、皮肤粗糙、面色萎黄、精神不振、失眠多梦、疲惫不堪……这些症状可能代表你气血不足。
4步补出好气血
中医认为,阴阳和谐、气血健旺、经络顺畅,则百病不生。因此,养足气血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大体可通过4个步骤来调理。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健康的知识)
第1步:调脾胃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血液是通过脾胃运化生成的,脾有统摄血液的功能,所以治疗血证必须重视调理脾胃。
饮食调养可多吃南瓜、山药、莲子、扁豆、薏米等健脾益胃的食材。
还可煎服“参芪术茶”:
取党参5克、黄芪5克、白术3克、淮山药3克、升麻3克,取其煎煮液克,泡花茶5克,冲饮至味淡。有补脾益气、升阳止泻之效。
第2步:养肝血
肝藏血,主疏泄,调气机,有助脾胃运化,因此养肝血是调气血的根本。
中医认为“肝郁则脾虚”,郁闷暴怒的情绪会损伤肝、脾,导致气血耗伤。
科学研究发现,人在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功能,提高解毒能力。
因此切忌生气、熬夜,也不要让身体过度劳累。
中医认为“久视伤血”,坐在电脑前工作时,应当特别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养,防止耗伤气血。
第3步:多运动
运动是调养气血必不可少的环节,有助于脾胃将营养物质转化为气血,让人吃得香、睡得好。此外还能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
平时可选择一项自己喜爱的运动,如:慢跑、游泳、打球、瑜伽、太极拳等。
有心脑血管疾病者,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让关节活动开的同时,降低心脏负荷。
第4步:远寒邪
中医认为,“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寒邪会让血液瘀滞,经络不畅,气血生化受阻,极易导致关节病变、肠胃不适或诱发咳嗽。
中医调理气血不足有奇效
第一:调理脾胃气血穴位按摩法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健康的知识)
第二:食补气血法
大枣粥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健康的知识)
红枣10-20枚、大米克同煮粥用红糖调味食用。有健脾胃补气血的作用。
适用于病后或年老体弱、体虚胃弱、大便溏稀、营养不良、气血不足的症状。
牛奶粥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健康的知识)
粳米克煮粥,加入牛奶毫升,冰糖调味食用。有润五脏、补虚损、养阴生津作用。
适用于中老年人或病后体弱,气血亏损、体瘦虚赢、反胃噎嗝、口干思饮、大便燥结等症。服用牛奶粥时,忌食酸性食物。
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权威媒体发布的养生知识
很多人都爱看
还在为挂不到专家号心烦吗
有了我,再也不用担心没有专家看病了
长按图片识别中科白癜风医院喜迎新年看白癜风权威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yf/168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