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不稳定,与很多的因素都有关,很多的糖人都找不准原因,很多时候即使控制好饮食和运动,血糖也不一定能达标,这当然是有其它原因的。今天,塔哥就跟大家盘点一下血糖波动的一些常见与不常见的影响因素,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对照参考一下。

1饮食控制不当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都需要饮食控制。饮食控制有助于减轻胰岛负担、降低血糖、减少降糖药用量以及控制体重。

血糖轻度增高的糖人,单纯依靠饮食控制即可使血糖恢复正常;相反,如果不注意控制饮食,药物再好也难以使血糖保持正常。

饮食治疗法,就是要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的量(指“总热量”而不是单指“主食”)与质(指各种营养成分的比例),要求既能满足身体营养所需,又能有助于血糖及体重的控制。

2情绪因素

情绪对血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紧张、焦虑、气恼、失眠、大喜大悲、过度兴奋等情绪变化,都会引起升糖激素分泌增加,胰岛素释放下降,致使血糖升高。

所以,糖友们一定要学会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另外,生活不规律,过度疲劳也是会引起血糖波动的,糖人们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3运动量不够

运动是一个能量消耗的过程,规律性的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肌糖原的分解以及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可以直接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运动还有利于降低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降糖药物的疗效。运动还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减少血糖波动。

对于糖人们来说,每天餐后半小时的运动几乎都是必修课,否则血糖不会好看的。

4选药不合理

糖人的用药方案应因人而异,需要根据糖尿病分型、胰岛功能状况,结合年龄、胖瘦、有无并发症以及血糖谱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用药物,以确保安全有效。

现在市面上大多数关于糖尿病的医疗广告实不足信,诸如“几个疗程即可根治”的广告宣传更是无稽之谈。

事实上,目前还没有哪种对所有糖人都堪称最好的特效药,用药应当个体化,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切忌盲目听信广告或偏方、秘方。

5药物用法不正确

降糖药种类很多,用法各异,用法不当,事倍功半。

例如,磺脲类降糖药最好于餐前半小时服用,这样药物的作用高峰与餐后血糖高峰恰好同步,从而使降糖效果达到最佳;拜糖平的主要作用是延缓糖类的吸收,应当与第1口饭嚼碎同服,空腹服药没有任何效果。再如,根据药物半衰期的不同,有的药需1天3次服用,有的每天1次即可。

糖适平、美吡达等降糖药均属短效制剂,应当1天3次餐前服用,如果每天1次或两次口服,则很难使全天的血糖得到满意控制;而瑞易宁、格列苯脲等药物均属长效制剂,每天服用1次即可。

6用药不足或过量

药量不足导致血糖不降很好理解,不再赘述,需要警惕的是用药过量。降糖药物用量过大,血糖降得过快太低,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使血糖反跳性增高。

此时若继续增加药量,血糖反而更高,正所谓“矫枉过正”“物极必反”。对于空腹血糖升高的糖友,一定要先弄清是“降糖药用量不足”还是“低血糖后高血糖”,若属后者,则晚问降糖药用量应适当减少而不是增加。

7药物继发性失效

有些降糖药物(如优降糖、消渴丸等磺脲类药物)服用一段时间后,效果逐渐减退,临床谓之“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这是由于糖人的胰岛功能随着病程延长逐渐衰竭所致。

当糖友的胰岛分泌功能严重受损,则促胰岛素分泌剂(如优降糖、消渴丸、达美康等)的作用效果就会大大降低甚至无效,因为此类药物发挥作用有赖于胰岛功能的存在。

临床遇到药物继发性失效,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药物或换用胰岛素。

8其他药物干扰

有些糖人身患多种疾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其中有些药物可拮抗胰岛素的作用,削弱降糖效果,如糖皮质激素、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噻嗪类利尿剂、雌激素、甲状腺激素等。

因此,有合并症的糖人在选用药物时,要全面考虑,尽量不用或少用对降血糖有影响的药物。

9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对于身体超重及肥胖的2型糖尿病人,特别是在病程的早期阶段,其血糖升高多是由于对胰岛素不敏感,而并非胰岛素分泌量不足。

对这类糖人的治疗首选药物不是促胰岛素分泌剂或者补充胰岛素,而是应当选择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等具有胰岛素增敏效果的药物,通过消除胰岛素抵抗来改善对血糖的控制。

10应激状态

感冒发热、严重感染、创伤、手术、急性心肌梗死或中风等应激状态,女性处于妊娠期、月经期等,可使升糖激素分泌增加,削弱胰岛素的降糖作用,导致血糖居高不下甚至诱发酮症酸中毒。

11未被识别的1糖尿病

很多人都知道,1型糖尿病主要发生在儿童身上,但目前看来,成人阶段发生1型糖尿病(LADA型糖尿病)的也很常见了。

由于它的某些症状与2型糖尿病比较相似(如发病迟、起病隐匿、病程初期对口服降糖药治疗有效),再加上目前对胰岛B细胞自身抗体的检查尚未普及,常被误诊为2型糖尿病。

由于这种糖人的胰岛功能衰竭很快,口服降糖药的疗效不会维持很久,应尽早给予胰岛素治疗。

12气候影响

临床发现糖人的血糖受季节影响而变化,寒冷刺激可促使胰岛素拮抗激素(如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多,肝糖原输出增加,肌肉对糖的摄取下降,从而使血糖升高,病情加重。

夏季炎热多汗,应注意补充水分,否则血液浓缩也会使血糖升高。

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yf/172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