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和高血糖”这对双高兄弟的名字,应该每个人都听到过。
随着生活品质一起提升的,还有血糖值。但是很多人并没有定期体检的习惯,当身体上出现一些小症状时,只要问题不大,就能忍则忍,比如血糖升高。
日常如果没有特意去监测,高血糖是不容易被发现的,久而久之,血糖居高不下,就会对健康产生巨大的危害,最严重的可能导致糖尿病!
哪些因素会影响血糖的变化呢?
1、激素影响
我们都知道,在我们的体内存在许多升糖激素: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生长激素等。
①胰高血糖素
胰高血糖素的主要作用是迅速使肝脏中的糖元分解,促进肝脏葡萄糖的产生与输出;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提高血糖水平。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共同协调血糖水平的动态平衡。
②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能活化肝脏与肌肉中的磷酸化酶,使其中的糖原转化为葡萄糖;还能使脂肪细胞中的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而肝细胞又会把甘油转化成葡萄糖,这都会升高血糖水平。
③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能促进糖异生过程,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升高血糖;还会降低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肝糖原合成。糖皮质激素分泌有“昼夜节律”,早上8点分泌最多,下午渐渐下降,至午夜零点最低。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也差不多是这么个变化趋势。
④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会抑制肌肉及脂肪组织利用葡萄糖,同时促进肝脏中的糖异生作用及糖元分解,从而使血糖升高。
所以,针对正常人,体内能分泌足够量的胰岛素,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从而保证血糖平衡。
对策:当这些激素发生变化的时候,血糖也会随之变化。这时候就需要注意身体健康了,如果持续变化的话,医院进行检查!
2、胰岛素分泌紊乱或胰岛素抵抗
说到血糖,就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名词:胰岛素!
体内的降糖激素只有胰岛素。糖尿病人的胰岛素由于分泌不足,或者胰岛B细胞受损而不分泌胰岛素,造成了高血糖,严重时,导致昏迷,抢救不及时甚至会死亡。
当人体进食后,餐后血糖在一小时内会达到高峰,正常人的胰岛素分泌正常,所以血糖会慢慢降下去,直到恢复正常。
但糖尿病友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不能平衡血糖,导致餐后血糖持续高位。
3、饮食不合理
饮食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科学饮食,掌握每类食物在体内的升糖特点,细心观察每种食物在餐后的血糖表现,合理避免进食针对自己来说,会产生高糖的食物。另外进食过多,超过每天需要的热量,也会造成餐后血糖持续高位。
对策:建议进食混合餐,吃干不吃稀,减慢食物在胃内的排空速度,同时,尽量选择升糖指数低的食物。
4、过于缺乏运动
运动可以降低体脂,减缓因肥胖造成的胰岛素抵抗,平衡血糖的作用。但很多糖尿病友还存在吃的多,但运动少,尤其是餐后缺乏运动,白天上班晚上回家后,几乎不怎么运动,也是导致血糖升高的原因之一。
对策:利用工作生活的碎片时间也可以进行运动,如:上班时提前10分钟出门,多点步行时间去公司;在办公室休息时可以进行深蹲、背撞墙等方便的室内运动;在家做家务时也可以动作量大一些,持续的时间长点,这样也能起到运动的效果。还可以看电视时边做运动。
这样看电视和降血糖锻炼兼得哦~
5、情绪波动
情绪对血糖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当人的情绪发生急剧变化时,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高,促使肝脏中的糖元释放进入血液,以提高血糖,满足大脑等重要脏器的能量需要。
对策:保持良好的心态,懂得及时调节情绪,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以正确的方式释放心理压力,比如深呼吸、散散步、听听音乐、看看书等,压力的缓解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6、药物使用不当
糖尿病人在降糖药以及胰岛素使用过程中,有许多注意事项,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引起反效果。
胰岛素的剂型、剂量选择不正确,也会引起血糖波动。
口服降糖药失效,如磺脲类药物可以有原发性或继发性失效。口服药物的给药方式或时间不正确或胰岛素的注射方法和注射时间不正确,也会影响餐后血糖。
对策:不要随意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药物并说明情况。根据血糖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在联合用药时,要注意其他药物与降血糖药物联合使用时的相互影响,对于影响血糖的药物,要谨慎使用,并及时监测血糖变化。
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朋友,在专业调糖医生或团队的指导下进行,如果需要调整剂量或更换胰岛素剂型。
7、生病或生理期时
一般感冒、发烧时,女性在生理期时,血糖会较平时普遍高位。
对策:如果是胰岛素治疗,在生病状态或者生理期时,需咨询专业调糖医生或团队指导如何用药。另外注意休息及保暖。
8、患有肝脏、胰腺疾病
肝脏是合成糖原的场所,一般血液中过多的葡萄糖会在肝脏合成糖原而储存于体内,起到血糖调节的作用。如果肝脏出现病变,糖原合成能力下降则容易导致血糖过高;除此之外,胰脏疾病会引起胰岛素合成的异常,胰岛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降血糖,导致血糖降不下来。
最后提醒一下,如果真的发现了上面说的血糖升高的“苗头”,医院先进行检查,对症治疗+日常调理才能让身体越来越健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yf/175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