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民警是和平年代最危险的职业,“时时有流血,天天有牺牲”可以说是公安民警工作状况的真实写照。年12月2日上午,株洲县公安局民警谭俊林同志因在工作岗位上突发心脏疾病牺牲,终年56岁;12月6日,交警支队民警刘红波同志因胃病医治无效去世,终年46岁;12月8日23时许,荷塘分局民警潘江同志突发心肌梗塞,抢救无效去世,终年51岁;12月12日22时许,田心分局民警黄灵平同志突发心血管爆裂,经抢救无效殉职,终年46岁。在短短的10天之间,4位民警的生命永远定格在年的冬天,平均年龄仅49.75岁,令人心痛惋惜、悲痛万分。
相关阅读:短短10天,株洲4位民警的生命定格在
近年来,随着公安机关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加班加点、超负荷运转、带病上岗已成为我国公安民警的工作常态。从警察工作量来看,目前,全国各级法院审结的犯罪案件,均有上升,而这些案件基本是由公安机关负责侦查,同时公安机关还要处理数量庞大的治安案件和其他各类公安工作及非警务活动。但是,我国基层一线警力不足,面对庞大的工作量,民警只能用加班加点来弥补。工作超时、昼夜颠倒、生物钟紊乱,极易诱发民警的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导致民警患病率不断上升。
根据年我市公安民警体检数据分析得出,我市公安民警患病呈现出一定职业特征,检出的病情类型中,心脑血管疾病占据了主要位置,此外乙肝、胃炎、胃溃疡、胆疾病、气管炎、腿疾病、偏头痛、腰肌劳损、心肌缺血、心率不齐等疾病多发。而且,基层派出所民警、交警患病率较高。中青年民警患病率上升,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渐趋于年轻化。超过70%的民警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严重影响了公安民警的身体健康和公安队伍的整体战斗力。
为提升民警身体健康意识,增强民警身体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加强民警常见疾病的自我防范与干预,提高民警身体素质和队伍战斗力,经广泛收集与科学参考,现将民警常见的疾病预防与干预方法与广大民警共享。
第一期:高血压的防范与干预高血压病指的是成人在未服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和安静状态下,动脉收缩压(高压)≥mmHg(毫米汞柱)和舒张压(低压)≥90mmHg(1kPa=7.5mmHg)。对于原因尚未完全阐明的高血压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对于血压升高只是某些疾病的一种表现者称为继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病之一,也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高可能与地理、气候、种族、环境、饮食习惯、社会文化、心理状态等因素有关。
在性别、年龄方面,高血压病的患病率男性为6.96%,女性为8.4%,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一般来说,在35岁以前,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35岁以后则女性高于男性,这可能与女性妊娠和更年期内分泌变化有关。从发病年龄上看,老年人发病率明显高于中青年。从发病地区来看,城市高于农村,城市高血压病患病率达10.84%,农村为6.24%,究其原因,除了城市居民生活水平较高和生活工作较紧张外,也与城乡的环境因素差别有关。
此外,高血压病发病情况还有以下特点:
?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
?有高血压病家族史者高于无高血压病家族史者;
?肥胖者高于不肥胖者;
?高盐饮食习惯者高于低盐饮食习惯者;
?嗜烟酒者高于不嗜烟酒者;
?司机和从事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紧张而体力活动又较少的职业者更易患此病。
总之,高血压病的发病与年龄、职业、环境、肥胖、高盐饮食、嗜酒、吸烟、精神因素、家族史有一定的关系。
多个调查表明,民警群体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据分析,主要与职业压力过大、精神过于紧张、超负荷劳动、生活节律失常和睡眠剥夺等因素有关。
1.高血压分为1~3级:
(1)1级指血压在~/90~99mmHg;
(2)2级指血压在~/~mmHg;
(3)3级指血压在≥/≥mmHg。
2.原发性高血压起病缓慢,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头晕、头痛、头涨、颈项板紧、视力模糊、耳鸣、失眠、乏力等症状。1/5患者早期多无症状,偶于体格检查时发现血压升高。有时可有心前区不适,甚至心绞痛。症状与血压水平未必一致。
3.常合并肥胖、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受损、血脂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形成代谢综合征。
4.在高血压病的发展过程中,可发生心、脑、肾血管的并发症。
5.恶性高血压病:病情急骤发展,低压在mmHg以上,并有眼底渗出、出血或视乳头水肿。
6.高血压危象:因紧张、疲劳、气温骤变等因素导致血压骤然增高,而产生危急症状。危象发作时,出现心悸、口干、多汗、皮肤苍白或潮红、烦躁、震颤等表现。
7.高血压脑病:剧烈弥漫性头痛,意识状态改变(谵妄、昏迷)、局部或全身性抽搐。
恶性高血压、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都属于高血压急诊范围。
1.自我防范。
(1)成年人以及肥胖的儿童、青少年尤其是有高血压家族史者,不管有无高血压症状,至少每一年要测量一次血压。如查出高血压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找出自身的发病危险因素,并针对其进行预防。
原发性高血压病常伴有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糖代谢异常,因此要进行血糖方面的检查。
父母均为高血压病病人的正常血压后代中,潜伏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葡萄糖代谢异常。对高血压病易患人群开展早期检查,可及早采取相应措施,如控制饮食,加强体力活动,酌情使用能使胰岛素敏感性增高、纠正糖代谢紊乱的药物,以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
高血压病可以提前预测,早检查、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是防治高血压病的重要原则。
(2)高血压的分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针对高危人群和尚未发生高血压的人群采用的预防措施,这是一种最为积极的预防。一级预防的措施包括减轻体重、改善膳食结构、戒烟限酒,增加体育运动。
二级预防是针对已经发生高血压的患者采取的措施,以预防高血压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为目的。措施为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系统正规的抗高血压治疗,定期进行血压的监测,了解药物的治疗效果,及时医院治疗,防止心脑血管并发症。
三级预防实际上指的是高血压病的抢救,当高血压病人出现急性心衰、脑中风等情况时及时处理,控制病情,抢救生命,减低死亡率。三级预防还包括了患者病情稳定后的康复治疗。这一级的预防实际上是患者家属和医生密切配合的过程。
2.自我干预。
高血压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是由遗传与环境的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一种全身性疾病,与个人的生活方式相关,因此培养科学的生活方式尤为重要。要严格按照人体的生理卫生、节律,安排好工作、学习及生活。做到生活规律,起居正常,劳逸结合,经常运动,饮食有节,粗细多样,低盐少脂,防止肥胖,戒烟限酒,等等,这些对高血压病的预防与控制均有一定益处。
(1)高血压病患者的居室要保持合乎卫生的温度与湿度,标准的室温应当为16~22℃,夏天以25~27℃为宜,冬天以18~20℃为宜,春秋两季通过自然通风即可达到标准卫生的室温。居室的湿度保持40%~60%为宜,夏天50%~60%,冬天45%~65%,有条件的家庭可用空调和加湿器来保持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2)噪声污染也是高血压病患者应当避免的。居室的墙壁可悬挂一些图片,既能增加美观,也能吸收声响;凉台上可以种一些蔓生植物形成绿色屏障,也能起到吸收噪声的作用。收看电视、上网、打游戏时,时间不宜太长,听音响声音不宜过高。
(3)高血压病患者的衣服要以轻、软、暖、宽松为原则,式样要简单,穿脱方便随意,领口不宜过紧,以免压迫颈动脉,妨碍大脑供血。
经常洗澡能使周身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还能改善睡眠。此外,睡觉之前要泡足,温水泡足可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减轻下肢浮肿,消除疲劳,防止血压升高,还能使人产生轻松的快感,有利于入睡。
(4)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过夫妻生活,但要适度和谐,这样可以调节人的精神状态,减少精神焦虑、不安和易怒烦躁。但过度房事对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有很大负担。因此,重型高血压病患者,应当禁止性生活,否则易诱发脑血管和心脏的意外。
高血压患者要适当地锻炼身体,但不宜做剧烈运动,平时锻炼可选择做一些轻度或中度的适量运动,如散步、做操等,以免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高血压病患者还要避免在高温下长时间停留,避免高空作业。起、坐、站、卧都要平稳,避免突然改变体位。
(5)高血压病患者要保持良好心境,因为本病属心身疾病范畴,精神创伤、大悲、大怒、心理失衡、过度紧张均可使血压升高。因此,要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控制情绪波动,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创造良好心境。
(6)高血压病患者的大便要通畅,人体在排大便时腹压升高可以影响血压,排便困难的人则更明显。因此,患有高血压病的人,在排便困难时可服用一些缓泻剂。平时应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还应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
(7)高血压病患者要做到合理用药,其原则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时服药,平稳控制血压。不得自行停药、换药,这样会使患者血压再一次增高,甚至一些患者由此而发生心、脑、肾的合并症。患者要做好家庭自我血压监测,并应依此调整用药,不要随意更换药物。
如血压控制不理想,血压过高或波动过大,医院就诊,调整用药量和药物的种类,合理搭配使用降压药,以达到最佳的降压效果。
患者应掌握自我感觉,在血压波动较明显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头晕、头痛、困倦、乏力或失眠等临床症状。一旦发生不适,当及时测量血压,尽快就医治疗。
定时监测血压,但不必一天测几次血压,测量血压次数过多会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精神负担。在无明显不适情况下。一周测1~2次即可。
(8)饮食宜忌。在饮食上注意每天摄入优质蛋白质,多吃富含维生素A和C的新鲜水果,戒烟戒酒。服用钙离子拮抗剂类降压药和降血脂药物的病人不应吃柚子,以免影响药物疗效。
饮食要三低二高,即低动物脂肪、低糖、低钠(盐),高蛋白、高纤维素(蔬菜)。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食物可以防治高血压,分类如下:
油类:植物油为主,如玉米油、大豆油、菜子油、葵花子油等。
优质蛋白:指白色的鱼肉、牛肉、牛奶、蛋清、鸡肉、鸭肉、豆腐等。
蔬菜类:菠菜、芹菜等绿叶菜;含胡萝卜素的胡萝卜、西红柿、油菜、桑葚等。
水果类:苹果、柿子、西瓜、香蕉、桃子、猕猴桃等。
其他:粗粮、土豆、豌豆、芝麻等含尼克酸的食物。
上述各种食物,并非都适用于一切高血压病患者,有些也应因人而异,如高血压病伴有糖尿病者,应少吃含糖量高的水果,多吃蔬菜与豆制品;肥胖的高血压病人应限制主食量,减少碳水化合物及糖量高的食物,如米、面、土豆、苹果等。
(9)食谱建议。
菊花饮?主料:白菊花3克。
?制作:将白菊花洗净,放入有盖的杯子中,沸水冲泡15分钟即可,可反复冲泡2~3次,每日一剂。
?服法:代茶饮用,7~14天为一疗程。
芹菜饮?主料:新鲜芹菜~克。
?制作:芹菜洗净,捣烂取汁,或将芹菜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至熟烂,取汁备用。
?服法:代茶饮用,7~14天为一疗程。
荠菜粥?主料:荠菜50克、粳米50克。
?辅料:味精、精盐、香油、葱末、姜末各适量。
?制作:荠菜洗净后切成细末,粳米淘净熬粥,至粥稠时加入荠菜末,再煮片刻放入各调料,食用时加香油适量。
?服法:早晚各一碗。
百合芦笋汤?主料:鲜百合克、芦笋克。
?辅料:黄酒、味精、精盐、素汤各适量。
?制作:百合放入清水中浸泡洗净,芦笋洗净后切成小片,锅中倒入素汤,放入百合、芦笋煮10分钟,加入黄酒、精盐、味精,调味后盛入碗内即可。
?服法:佐餐食用。
莼菜鲤鱼砂锅?主料:莼菜克、活鲤鱼1条(约克)。
?辅料:姜片、葱段、黄酒、植物油、味精、五香粉各适量。
?制作:将鲜嫩莼菜漂洗净,入沸水中烫过;鲤鱼去鳞、鳃及内脏后,洗净,放入砂锅中,用大火烧开,撇去浮沫,加黄酒、葱段、姜片、植物油,改用小火将鱼煮烂,加入莼菜、精盐、味精、五香粉拌匀,再煮至沸即可。
?服法:佐餐食用。
(10)自我药疗。在医生的指导下,中成药可选用牛黄降压丸、杞菊地黄丸、菊明降压丸等。
1.有家族史者要定期监测血压,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2.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膳食均衡,低盐低脂,戒烟限酒。
3.适量的运动。
4.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自我心理调适。
5.保持大便通畅。
6.合理用药。
株洲警事∣zhuzhoujingshi长按,识别白癜风的药北京专业白癜风专科医院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yy/165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