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知不觉间,春节的脚步已经将近,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是最重要的节日!经历了一年的奔波以及打拼之后,在过年期间重回家乡的怀抱,可以安抚人疲惫的心灵以及让人们有归属感,所以,人们常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同时,过年期间也是人们团圆的日子,亲朋好友围坐在桌子面前喝着酒、聊着天,是大多数人春节的“正确打开方式”,但是,今年却是特殊的一年。
在1月8号,我国实施了“乙类乙管”的政策,对于新冠感染者的行动轨迹不再限制,出入公共场所也不再检查核酸检测码,所以,在放开初期,有很多人都感染了新冠。
感染新冠之后,大部分人一周左右就可以达到“阳康”的状态当中,但是,“阳康”并不是万事大吉!张伯礼院士告诉大家,在春节期间最好不要喝酒,否则会伤害人体的心肌健康。
在感染新冠之后,有很多人因为心肌炎而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所以,一些人对于这种说法深信不疑!但是也有部分网友对此表示持有怀疑态度。
在人们的固有印象当中,酒精是可以帮助杀菌的物品,而酒当中含有非常多的酒精,当人体“阳康”之后,体内的病毒不会被完全消灭,这时喝酒,不仅不会伤害人体健康,还可以帮助人体消灭病毒,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那么,“阳康”之后不可以喝酒,有科学依据吗?
怎么算是“阳康”?
“阳康”就是症状明显好转或者没有明显症状,连续两次自检抗原阴性,以及两次检测之间的间隔时间超过24小时。
在平时,很多患者认为自己已经“阳康”了,所以不再继续保护自己;研究表明,康复后仍有反复感染的风险!
感染新冠病毒后,人们无法终生免疫,“阳康”期间要注意戴口罩、勤洗手,注意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客厅多开窗通风,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
张伯礼院士再三警告嘱咐:转阴后,春节不能喝酒!遭网友质疑!
《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核酸/抗原转阴后常见症专家共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定,全国22所中医药院校和医疗机构共同制定,由张伯礼院士和赵恩祥大师领衔共识起草组成员由呼吸、急救、感染、药学、方法学等领域40多位权威专家组成。
结合临床一线经验、临床研究证据以及国家和省市新冠感染及康复相关治疗建议,旨在指导相关患者的临床诊治,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保障和重大疾病预防”。
张伯礼解读《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核酸/抗原转阴后常见症专家共识》,张伯礼表示,大量感染者在转阴后仍存在乏力、咳嗽、咳痰、嗅觉和味觉丧失、心慌、出汗等问题。
这个阶段,人体的免疫系统正处于修复过程中,体内很多组织器官已经被病毒和炎症介质破坏;对于“阳康患者”来说,虽然已经转阴,但还处于恢复阶段,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阳康”期间邪气虽退,正气未复,出现气阴两虚/余毒的症状;共识的制定基于专家经验和临床研究证据,突出“有效性”、“安全性”、“实用性”和“可及性”。
张伯礼表示:出现嗅觉、味觉不好的时候,可以选择闻香包、花香、精油、香水等,闻刺鼻的气味,锻炼嗅觉;也可以找到两翼鼻翼上的迎香穴,按住轻轻按摩,顺时针20次,逆时针20次,力度适中即可,也有帮助。
此外,张伯礼表示:特别强调的是,在阳康之后,锻炼的时候要注意适量,循序渐进,跟着感觉慢慢来;如果运动后没有不适的症状出现,就可以慢慢恢复。
现如今,春节将至,亲朋好友相聚时,是否喝上一两杯酒呢?
对此张伯礼表示,在此期间,特别注意不要喝酒,尤其是不要喝太多!
可能有人说我喝点啤酒,红酒可以吗?答案也是否定的!尤其是刚阴的这段时间,更要戒酒,因为酒精对心肌有害,不能喝酒,一定要注意忍耐!
由此可见,阳康之后喝酒并不能帮助人体消灭病毒,还会损害人体的心肌健康,所以,为了自己的健康考虑,阳康之后千万不要喝酒。
那么,节日期间,火锅烧烤,大鱼大肉能不能“敞开吃”呢?
其实,清淡的饮食更健康;阳康之后饮食一定要清淡有营养,这个时候消化能力比较弱,尤其是到了春节的时候,饭菜都比较油腻,这点一定要注意,不要暴饮暴食!
“阳”后怎么吃才科学?
感染病毒后,人们身体的免疫系统长期处于“积极战斗”状态,消化道供血减少,很容易会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症状出现,这时,需要吃一些可以快速消化的食物。
脂肪含量低的软食是非常适合和容易吞咽的食物,许多人在感染奥密克戎后喉咙非常痛,无法吞咽稍硬的东西,这时候吃容易消化的优质蛋白质是最好的选择;比如酸奶、肉酱、鱼、蒸鸡蛋、牛奶、豆浆等。
同时,蛋白质可以作为“原料”,让人们的身体合成抗体,感染期间及感染后,每天至少应保证摄入50克蛋白质。
此外,还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和肠道免疫力;蔬菜水果可以搭配多种颜色,深色蔬菜水果最好各占一半。
同时,无论是“正在阳”还是“阳康”,都要保持充足的饮水和电解质的摄入。
最后五点温馨提示,帮助我们一起共度难关:
1.第一波症状过去后,与普通感冒不同,大多数气虚明显,要注意恢复元气。
2.余邪未尽,不可过量进补,但要注意按时进食,荤素搭配,避免作息不规律和熬夜。
3.外出要格外注意保暖防寒。
4.有点咳嗽可饮用陈皮柠檬水,用药越简单越好。
5.如有其他明显的症状出现时,需及时咨询医生。
除了阳康后,哪些时间段不建议喝酒?
1.不要饭前喝酒
平时最好不要空腹喝酒,很多人总是习惯饭前喝酒,却不知道空腹喝酒对人体健康有害!身体处于空腹的状态的状态时很饿;这时候,肚子里没有食物消化,在直接饮酒的情况下,酒精会刺激胃粘膜。除了胃酸容易分泌,影响胃的功能外,还可能出现醉酒的情况。
因此,平时要注意饮酒问题,除了不要经常喝酒,也要避开这些特殊的时间段;饭前最好不要饮酒,否则空腹饮酒过多,除醉酒外,还会增加某些疾病的发生率,无法保持健康的状态。
2.服药后不要饮酒
在某些时间段内不允许饮酒,尤其是在服用药物后,很多人没有注意这个问题。
很多人可能需要在饭后服药,很多人吃药后不久就喝酒,这对身体健康也是有害的,有些药物容易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如果经常吃药后喝酒,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这也是一种不利于身体健康的行为;所以,酒瘾很重的人,通常都会有影响身体健康的疾病。
另外,如果需要服药,应停止饮酒,更不能在服药后立即饮酒,否则身体健康会受到威胁,病情可能会继续发展!
3.运动后不要喝酒
为了健康,远离酒精是关键!在一些特殊的时间段不能喝酒,尤其是剧烈运动后,许多人忽略了这个问题。
剧烈运动后,人体血压水平波动较大,心脏负担也会加重,如果此时喝酒,心跳速度会在酒精的作用下加快,血压又会升高,人类健康将受到威胁!这也是一些人出现意外的原因。
延伸:哪些人不建议喝酒?
1.肝病患者
酒精进入人体后,要经过肝脏的分解,然后排出体外;对于肝病患者来说,肝功能下降,饮酒后肝脏不能很好地分解酒精,会使酒精长期滞留在肝脏,导致肝细胞和组织持续酒精损伤,从而加重肝功能损害!
如果肝病长期得不到控制,会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出现,严重威胁生命健康!
2.高血压患者
酒精有升高血压的作用,这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是极其危险的,极有可能引起血管破裂、中风、主动脉夹层、心律失常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
而且,酒精对血管有刺激作用,长期酗酒会损伤血管,引起动脉硬化的出现,从而引起高血压;所以,建议平时远离酒精,保持健康。
3.哺乳期妇女
这个时期的女性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吃的食物会被身体吸收,并会通过乳汁进入宝宝体内;如果此时饮酒,酒精也会进入母乳,对宝宝产生影响,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4.糖尿病患者
过量饮酒会引起体内血糖水平的波动,容易加重病情;同时,酒精还会抑制药物的作用和排泄,使血糖控制失去作用,对胰腺和身体造成损害,如果血糖水平长期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出现其他并发症。
5.骨折患者
酒精会影响骨组织的正常代谢,损害骨骼的生长和自我修复功能,加重患者的症状;此外,还会影响用药,对骨折患者十分不利!有人认为喝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对骨折有很好的疗效,事实上,这是错误的想法,骨折患者应远离酒精,以便尽快康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yy/173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