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除遗传因素外,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也是主要的环境因素。所以,很多人误以为这是一种现代疾病。实际上,古代同样存在,著名诗人杜甫即死于糖尿病。
关于唐代诗人杜甫的死因,史家说是“大啖牛炙白酒而卒”。郭沫若据此认为杜甫是吃了“天热肉腐”之物中毒而亡(见《李白与杜甫》一书)。因为正史的不明确,所以后世众说纷纭,衍生出杜甫的五大死因:病死、赐死、自沉于水而死、食物中毒而死、醉饱过度被撑死。
其实,杜甫之死与他生前患糖尿病有密切关系,他死于糖尿病并发症的可能性更大。这从杜甫的诗句中能找到证据。
糖尿病属于祖国医学中的“消渴病”范畴。此病常有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主要症状。杜甫至少在他两首诗中直接提到自己患有消渴病。
一是《客堂》:“栖泊云安县,中消内相毒。”中消即指消渴,消渴在古代医学中有“三消”之分,《医学心悟》云:“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小便如膏为下消。”中消主要有多食善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舌红苔黄等症状,属“胃热亢盛”。
二为《同元使君春陵行》:“我多长卿病,日久思朝廷。肺枯渴太甚,漂泊公孙城。”这里提到的“长卿病”是什么病呢?其实就是消渴病。
糖尿病病因复杂,但与过分忧劳、饮食不当及饮酒密切相关。这也与杜甫的生活经历相符。杜甫一生颠沛流离,生计艰难,虽有心报国,但请缨无门。家愁国恨,使他无尽焦虑,夜不能寐,这会使病情加重。糖尿病患者因营养不能有效吸收,易导致消瘦,面对自己骨瘦如柴的躯体,他曾自嘲是“心微傍鱼鸟,肉瘦怯豺狼”。嗜酒更易导致糖尿病病情加重,杜甫这方面恰恰很不注意。别人宴请他,他总是欣然从命,自己还常“借酒、乞酒”甚至不惜竭囊而沽,到处欠下“酒债”。他不知酒之危害,其结局是狂饮伤身,“潦倒新停浊酒杯”,这时病情已不可逆转了。
久患糖尿病的人会出现体衰、腿乏力、双眼模糊及皮肤瘙痒等症状,这些症状在杜甫诗中也有反应。“力稀经树歇,老困拨书眠”,说明腿脚无力,走几步需停歇,精力明显不济;“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暗示血糖高已引起了眼病;“金篦空刮眼,镜象未离铨”,显然他患有白内障,然做“针拨术”效果不佳;“令儿快搔背,脱我头上簪”,这是糖尿病常引起的皮肤奇痒。
由于久病体虚,病情加重,杜甫在耒阳被大水围困近十天而不得食,在县令送来烤牛肉和白酒后,又是一顿狂吃,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饱食容易引起酮症酸中毒或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而死亡。因此,杜甫暴饮暴食后,当夜就去世了。由此可知,杜甫的真正死因是饱食酒肉后,“伏枕书怀”,行动艰难,出现了昏迷现象。是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或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导致。
北京去哪治疗白癜风治疗白癜风多少钱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zl/162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