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糖尿病的发病原因:
糖尿病—人体不能产生或是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作用于正常的葡萄糖代谢活动,从而造成糖类,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的慢性病.它的特征是血糖水平显著增加.当胰腺不能分泌足量的胰岛素,或是人体细胞对胰岛素产生抗体时,血液中的葡萄糖就不能进入细胞进行代谢活动.长期的血糖水平的累积,则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人很容易引发多种慢性或是急性的并发症.
2.什么叫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
3.糖尿病的种类:糖尿病可以分为--I,II型糖尿病以及妊娠糖尿病及其它不常见的类型
I型糖尿病---所占比例为5%-10%,多在青少年时期(25岁以下)起病,体内胰岛素明显缺乏,必须用胰岛素治疗,否则将发生酮症酸中毒.
II型糖尿病---所占比例为90%,多在40岁以后起病,体内胰岛素可轻度减少,正常或高于正常水平,一般病情较轻,有时仅需控制饮食、减肥即可达到较好的血糖控制,除非病情较重或病情后期,一般不需胰岛素治疗.
妊娠糖尿病及其它不常见的类型---2-4%妇女在怀孕时期发生高血糖(一般地,在怀孕后血糖会降至正常水平;30-50%的人会在15年后发展为糖尿病);其他:继发性糖尿病,IGT---糖耐量减退;MODY---青少年青春期糖尿病.
4.什么是胰岛素?胰岛素有哪些作用?
胰岛素是由体内胰腺中的胰岛b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是人体内唯一能减低血糖的激素,它促进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摄取葡萄糖,从而合成肝糖原、肌糖原及脂肪;并可对抗胰升血糖素、儿茶酚胺及糖皮质激素等促进糖异生的作用,抑制内源性葡萄糖产生;此外,尚可促进葡萄糖发生氧化及磷酸化,被机体利用产能。
胰岛素还可抑制脂肪组织分解产生脂肪酸;同时可促进脂肪组织从血中摄取游离脂肪酸,促进脂肪组织的生成;另外还可减少酮体的产生,并对胆固醇的合成过程发挥作用。
胰岛素尚能促进蛋白质和核糖核酸合成,性激素及生长激素促进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只有在胰岛素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发挥。
5.体内胰岛素不足对体内代谢的影响
(1)对葡萄糖代谢的影响:由于血中的葡萄糖进入肌肉、脂肪组织时需依赖胰岛素的作用,当体内胰岛素不足时,葡萄糖的摄取下降,利用率下降,使非糖物质转变为糖的糖异生作用增加,使葡萄糖的来源增加。
(2)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当体内胰岛素不足时糖异生旺盛,血浆中的成糖氨肌酸,如丙氨酸、甘氨酸、苏氨酸及谷氨酸等参与形成葡萄糖,而不能被肝脏、肌肉等组织充分利用起来合成蛋白质,使蛋白质的合成减少,分解增加,肌体出现负氮平衡和蛋白质营养不良,导致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可发生感染及伤口不易愈合等现象。
(3)对脂肪代谢的影响:胰岛素不足时脂肪分解增加而合成减弱,脂肪大量分解成脂肪酸,后者进入肝脏合成甘油三脂,继而发生沉积可导致脂肪肝.大量的脂肪酸若得不到充分氧化可使血中酮体生成增多,严重者可发生造成酮症酸中毒.此外,血中甘油三脂及胆固醇水平的升高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总的表现:由于体内胰岛素水平的下降,体内的血糖水平升高,同时出现蛋白质营养不良及血脂增高等不良影响.
6.什么是血糖?正常人血糖水平是如何变化的?
血糖是指血中所含的葡萄糖,而果糖、半乳糖等其他糖类由于含量极微,不包括在内。正常人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为3.9-6.1mmol/l,全血葡萄糖水平为3.6-5.3mmol/l;餐后0.5小时-1.0小时血糖最高,餐后2小时不超过7.8mmol/l,凌晨四五点后,血糖逐渐升高,这与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相拮抗的激素分泌有关,但仍在正常范围内变化。
7.高血糖对人体的危害.
理论上讲,血糖水平33.3mmol/l对人体并无直接害处,但血糖升高有利尿作用,导致尿量增加,继之出现口渴多饮;葡萄糖未经利用而随尿液排出,使机体能源不足,出现乏力、易饥、多食、消瘦等不适。若血糖过度增高,血液浓缩,造成脑组织脱水,可引起昏迷。机体若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组织可出现蛋白质的非酶糖基化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导致多种糖尿病慢性
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8.糖尿病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糖尿病的发病除了遗传基础外,尚存在许多诱发因素,如肥胖、高脂饮食、低体力活动已及外伤、脑血管意外、精神创伤等应激因素。
9.糖尿病的‘三多一少’指什么?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消瘦或体重减轻,即所谓的‘三多一少’。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缺乏,血糖不能充分利用,随尿液大量排出的过程中带走较多水分,出现多尿.血糖升高可引起血渗透压增高,细胞内大量水分进入血液循环,循环中的水分增多,大量水分随尿液排出,可造成细胞内脱水,于是机体产生口渴感,故而多饮.胰岛素不足使葡萄糖不能被充分利用,血糖水平升高,刺激胰岛素分泌,故糖尿病患者常出现食欲亢进,易有饥饿感,故而多食。葡萄糖是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如果不能被充分利用,机体就代偿性地动员体内的蛋白质,以提供维持生命所需要的能量,蛋白质过度消耗可导致机体消瘦,并出现乏力等症状。
10.糖尿病可分几期?
糖尿病的发展过程经历了正常血糖及正常糖耐量阶段糖耐量损害或空腹血糖受损阶段确诊糖尿病(不需要胰岛素控制阶段性需要胰岛素控制阶段)。其中1型糖尿病、严重的2型糖尿病及严重的其他类型糖尿病将发展至需用维持胰岛素生命的阶段。
11.糖尿病的诊断.
根据地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咨询报告,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如下:
(1)空腹状态下,血浆(静脉)葡萄糖=7.0mmol/l,或全血(静脉)葡萄糖=6.1mmol/l或毛细血管
血糖=6.1mmol/l.
(2)服药后2小时,血浆(静脉)葡萄糖=11.1mmol/l,或全血(静脉)葡萄糖=10.0mmol/l,或毛细血
管血糖=11.1/l.
(3)并伴有糖尿病症状(多尿、烦渴、体重减轻)
具备(1)或(2)中任何一项再加上(3)就可诊断为糖尿病.此外,如果血糖值均未达到诊断标准,应进一步排除是否存在糖耐量损害(IGT)或空腹血糖受损(IFG)这两种情况.
12.什么是糖基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中葡萄糖水平较高,可持续、缓慢地与血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糖基化血红蛋白;血糖水平越高,形成血糖基化血红蛋白就越多。测1次血糖只能反映该时刻的血糖水平,而糖基化血红蛋白,可反映2-3个月的血糖水平,故可借此判断近2-3个月的病情控制情况。
13.糖尿病的并发症:*主要的慢性并发症有:
视网膜病(该疾病是导致失明的四个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同时,它还是造成视觉障碍的一个主要原因.若干研究发现糖尿病人有5-10%几率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
肾病(在诊断为糖尿病的病人在30岁以后,至少有5-10%在20年后发生糖尿病肾病)
神经病(糖尿病神经病与高血糖的持续时间和严重性相关.一般地说,8-30%的糖尿病人都会产生病变.最终,周围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甚至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因长期渗透作用和营养不良导致神经细胞的坏死,致使病人疼痛麻痹,运动障碍或丧失,胃轻瘫,习惯性腹泻,神经性膀胱症,心血管反射损伤,勃起功能障碍,糖尿病肌肉萎缩)
主要血管病变(脑血管疾病,冠状血管疾病,周围脉管疾病)
关节运动性障碍;生长的异常;足病.
*主要的急性并发症有:
代谢病(高渗高血糖非酮性并发症,低血糖症)
感染病(口腔溃疡,尿路感染等).
慢性并发症在诊断为糖尿病的若干年或是几十年后才会出现或是爆发.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通过良好的控制血糖可以大大减轻甚至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急性并发症也可以通过控制血糖减轻发生的可能性.
14.糖尿病并发症的严重后果:
正是由于糖尿病的并发症种类很多,而且是多脏器的疾病.因此,在全世界范围内该疾病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第三大杀手.它不仅对病人自己极其家属带来巨大的痛苦,而且还大大地增加了社会负担.
康芸,我亲爱的家
您的资深健康顾问专家!
如何便捷分享
分享文章?
点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朋友,把我们的健康分享给您的身边人!
如何订阅—康芸医械
1、点击右上角:查看官方账号
2、查找公众账号:康芸医械
3、或者扫一扫娌荤櫧鐧滈鏈夊摢浜涘亸鏂?鐧界櫆椋庡亸鏂规湁鏁堝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zl/165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