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本文综述观察甘地胶囊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试验组2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糖尿病治疗方案,且采用糖尿病饮食。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加服安慰剂,每次3粒,tid;试验组患者加服甘地胶囊,每次3粒,tid。2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肝肾功能、血脂、血常规等各项指标。治疗4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均有降低,但与治疗前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略微升高,但是餐后2h血糖以及反映2~3周平均血糖水平的HbA1c有所下降,且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甘地胶囊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较好,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糖尿病患者中有20%~40%会发生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而糖尿病肾病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特征是尿中白蛋白排泄量轻度增加(微量白蛋白尿),逐步进展至大量白蛋白尿和血清肌酐水平上升,最终发生肾功能衰竭。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阶段,通过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可防止或延缓病程发展,但尚无特效药物或治疗方法。基于其发病多因气阴不足、瘀血而成,通过临床摸索,笔者采用以益气养阴活血祛瘀为主的甘地胶囊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本课题组从年立项开始,经过严格的药物临床试验设计、制订临床试验观察表(CRF表)和知情同意书,于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医院伦理:XHEC-C--),遵循纳入和排除标准,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于年10月-年9月共纳入糖尿病肾病受试者41例完成临床研究,并获得完整数据,显示该药可以改善肾功能、延缓疾病进展。

1资料与方法

1.1纳入、排除与中止试验标准

1.1.1纳入标准(1)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临床分期属于早期糖尿病肾病(Ⅲ期)或糖尿病肾病(Ⅳ期);(2)导入期起始糖化血红蛋白(HbA1c)≤8.5%;(3)在导入期起始及导入期末,以下检测两次结果均符合标准者方可进入试验:①肾小球滤过率(GFR)≥30ml/min;②4.4mmol/L≤空腹血糖≤8.0mmol/L;③4.4mmol/L≤餐后2h血糖≤11.1mmol/L;④随机晨尿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30~mg/g(早期糖尿病肾病),>mg/g(糖尿病肾病);⑤90/60mmHg≤血压≤/99mmHg(1mmHg=0.kPa);(4)符合气阴两虚证辨证分型标准;(5)年龄20~70岁;(6)签署知情同意书;(7)能接受糖尿病肾病饮食。

1.1.2排除标准(1)尿蛋白定量>3.5g/24h者;(2)1型糖尿病患者;(3)合并有心、脑、肺、肝(丙氨酸转氨酶≥1.5倍正常值上限)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患者;(4)对方案中使用的药物过敏,或者过敏体质者;(5)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或有生育计划者;(6)法律规定的残疾患者(盲、聋、哑、智力障碍、精神障碍、肢体残疾);(7)怀疑或确有酒精、药物滥用病史的患者;或者根据研究者的判断,易造成失访的情况,如工作环境经常变动等的患者;(8)3个月内参加过其他临床试验者;(9)需要长期接受激素治疗的患者;(10)既往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史者;(11)有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或除糖尿病肾病之外的继发性肾炎患者;(12)难治性高血压患者;(13)近2周内有严重的感染者;(14)研究者预计依从性差或不能配合者;(15)泌尿系统感染造成的尿蛋白阳性者。

1.1.3中止试验标准(1)出现不良事件不适宜继续接受试验者;(2)试验过程治疗无效且病情加重者;(3)受试者发生某些严重合并症或并发症;(4)受试者依从性差,违背试验方案。

1.2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年10月-年9月病例资料完整、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的病例4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试验组2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血糖、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指标、血常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3给药方案

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糖尿病肾病饮食,蛋白质摄入量保持恒定(每天0.6~0.8g/kg),主要为肉类及蛋类优质蛋白,控制主食量,禁甜食及水果,蔬菜不限量。研究期间,原有的糖尿病治疗方案,如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的剂量和频次保持不变。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安慰剂口服,每次3粒,tid;试验组患者给予甘地胶囊口服,每次3粒,tid。2个月为一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甘地胶囊(批准文号:沪药制字Z,规格:0.3g/粒)和安慰剂均由上海方心制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4观察指标

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HbA1c;肝/肾功能;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常规;临床疗效。

1.5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估

1.5.1临床疗效评估[2](1)显效: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下降≥50%;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2)有效: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下降30%~50%;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3)无效: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下降<30%;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以显效率+有效率判断临床疗效。

1.5.2安全性评估从肝/肾功能、骨髓抑制(血常规)等方面进行评估。

1.6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交叉列连表分析(Crosstabs)。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评估

2.1.1临床疗效治疗2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这种优势更加明显。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2.1.2血脂和血糖水平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总蛋白

和白蛋白水平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均有降低,但与治疗前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略微升高,但是餐后2h血糖以及反映2~3周平均血糖水平的

HbA1c有所下降,且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脂和血糖水平的比较分别见表3、表4。

2.2不良反应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未见明显异常,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3讨论

在大多数国家,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导致肾功能衰竭的最常见病因。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特征是间断微量白蛋白尿,逐步进展至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显性白蛋白尿和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上升,最终发生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或肾移植。大量白蛋白尿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肾功能衰竭。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阶段通过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可防止或延缓病程的发展。目前,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以控制代谢异常和血流动力学异常为主,在临床工作中,主要包括控制血糖、血脂、血压,但仍旧缺乏特异性的治疗药物。

中医学虽没有糖尿病肾病这一病名,但文献记载消渴病所出现的尿浊、水肿、胀满、肾消等证与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十分相似,其主要病理机制在于阴精亏损、燥热内胜。甘地胶囊由黄芩、黄芪、山茱萸、地黄、余甘子、益母草、僵蚕、槐米(炭)等中药组成,具有活血通络、益气养阴、调补脾肾、清热解郁的功能,可用于治疗糖尿病血管病变气阴两虚血络瘀阻之证。

本研究试验组患者在常规饮食、血糖控制的基础上加用甘地胶囊,治疗4个月后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这种优势更加明显。提示甘地胶囊可显著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保护和改善肾脏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患者在服用甘地胶囊2个疗程(4个月)后有明显改善。但因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6个月的周期还不能完全达到临床治疗需求,进一步研究可以适当延长治疗周期;同时,可以通过优化制剂工艺等方式减少服药次数,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参考文献(略)

来源:《中国药房》杂志年第27卷第2期

◆欲阅读更多内容,欢迎订阅杂志,-。

◆中国药房杂志社对以上内容拥有完全版权,任何人或单位若需复制、转载、摘编,须完整注明出处及标明作者,否则本社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中国药房教育平台现已开通,服务面向医药行业相关的从业人员。可提供免费中、高级职称考试、执业药师考试、临床药师考试、行业继续教育等知识库。欲了解详情请致电-,李编辑。

◆《中国药房》杂志稿件查询系统(







































北京白癜风皮肤科
白癜风有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zl/166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