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缺乏、胰岛素缺陷(胰岛素抵抗)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紊乱,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是以高血糖、糖尿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可并发组织和器官发生形态结构改变和功能障碍,如:酮症酸中毒、肢体坏疽、多发性神经炎、失明、心血管疾病和肾功能衰竭等。
糖尿病分为原发性糖尿病和继发性糖尿病两大类。继发性糖病有明确的病因导致胰岛素缺乏,如胰腺炎症、肿瘤、手术、损伤或内分泌疾病(甲亢、嗜铬细胞瘤等)等;原发性糖尿病分为2种类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又称1型或幼年型,占糖尿病的10%,一般都在30岁前发生,病情发展较快,胰岛B细胞数量减少明显,胰岛素依赖体外口服或注射获取。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自身免疫紊乱或病毒攻击胰岛,胰岛受损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升高。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又称2型或成年型糖尿病,占糖尿病的90%。一般都在40岁后发生,病情发展较慢,多见于肥胖人群,胰岛B细胞数量正常或减少不明显,病因相对复杂,与精制米面过度摄入、自由基(毒素)引起胰岛损伤和营养缺乏有关,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或胰岛素抵抗,后期两者同时发生。
以精制米面为主饮食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也是肥胖的主要原因,精制米面纤维含量低,消化吸收度较快,且主要为葡萄糖,可直接进入血液,血糖迅速升高,身体对此作出反应大量增加胰腺胰岛素分泌,过多胰岛素分泌引起低血糖。血糖过低,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使血糖浓度快速上升。总有一天,肾上腺被压力耗尽,无法做出适当的反应,产生反应性低血糖症。如果血糖控制机制受到进一步的压力,身体最终对胰岛素失去敏感,或者胰腺也会被耗尽,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产生糖尿病。肥胖也会导致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主要与肥胖者体内饱和脂肪含量过高有关。以精制米面为主饮食会引起微量营养素的缺乏,也会引起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如:铬缺乏引起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维生素B缺乏导致糖、脂肪和蛋白质利用出问题,也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和葡萄糖激酶的活性;维生素E缺乏,胰岛素容易受到破坏敏感性降低)。
另外?体内毒素的堆积,对胰腺造成损伤也糖尿病的另一原因。至于遗传问题,更多的是生活习惯的遗传。
医院治疗糖尿病治疗,一般采用通过注射动物提取胰岛素或人工合成胰岛素来增加胰岛素来源,服用胰岛素增敏剂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两者都具有副作用。体外注射的胰岛素毕竟和身体自身合成存在差异,容易引起免疫反应产生过敏,严重时会引起过敏性休克,同时会产生胰岛素抵抗;人工注射无法模仿身体释放速度和量的控制,过量注射引起低血糖症。胰岛素增敏剂主要为噻唑酮类化合物,包括罗格列酮、吡格列酮、曲格列酮等,副作用主要有嗜睡、水肿、血液稀释、神经痛、肌肉骨骼痛、消化道症状(腹泻、恶心、呕吐)、呼吸道感染及肝损伤,肝脏解毒能力下降,严重时引起肝功能衰竭。
糖尿病并发症主要是组织和器官发生形态结构改变和功能障碍,当细胞所需葡萄糖无法得到满足时,身体会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糖异生,使血糖浓度升高,当肝糖被利用完后,开始分解体内的脂肪和蛋白质用于转化为葡萄糖,引起组织和器官发生形态结构改变和功能障碍,脂肪分解过程产生酮体增多,引发酮症酸中毒。胰高血糖素受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控制,交感神经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迷走神经抑制其分泌。因此饥饿感和应急反应都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对组织和器官造成伤害。
糖尿病并发症:
1、胰岛病变胰岛变小,数目减少,胰岛B细胞变性、坏死,间质纤维组织增生,胰岛变性。
2、血管病变蛋白质糖基化,体内饱和脂肪比例增加,引起血粘度升高,产生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等
3、肾脏病变玻璃样物质沉积导致毛细血管堵塞肾小球硬化和动脉硬化,最终引起肾衰。
4、视网膜病变早期表现为微小动脉瘤和视网膜小静脉扩张,继而出现渗出、水肿、微血栓、出血等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血管病变引起缺氧,刺激纤维组织增生、新生血管形成等增生型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病变引起失明和白内障。
5、神经系统病变表现为肢体疼痛、麻木、感觉丧失、肌肉麻痹等,也可引起脑细胞病变,头脑反应变得迟钝。
6、其他组织或器官病变可出现皮肤黄色瘤、肝脂肪变性和糖原沉积、骨质疏松、糖尿病性外阴炎以及化脓菌和真菌。胰岛素不知或抵抗导致维生素C无法进入细胞,伤口无法愈合,足部溃疡。
糖尿病的调理方向1、阻断或减少伤害来源,改善饮食放慢食物中糖的释放速度,帮助身体增加胰岛素的利用效率;2、提升身体免疫力;3、修复受损组织和器官,包括胰腺;4、提高身体抗压能力;5、排除毒素。
调理方案
1、饮食习惯调整:
(1)、断绝精制含糖类的食物来源,如:精制米面、蜜饯、糖等,以粗粮、豆类、坚果类以及蔬菜水果等高纤维作为主要食物来源,放慢糖的释放速度,注重食物多样化和营养的完整性,推荐使用营养早餐作为三餐主食(具体见本人博文《营养早餐制作》),持续6个月到一年,糖尿病人都有明显改善;
(2)、增加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的摄入,用机体修复和重建。
许多医生建议糖尿病病人避免摄入水果和低脂肪摄入,这是一个误区。首先水果中的糖为果糖,必需经过肝脏转化为葡萄糖才会被身体利用,不会引起血糖迅速上升,而且大多数水果含糖量低于米面等主食,其中纤维有利于血糖稳定,维生素和生物类黄酮有利于保护机体免受自由基伤害,不但没有害处,还有许多好吃,利大于弊,因此可放心食用;高脂肪引起胰岛素抵抗和心血管等并发症,这也是不完整的,食物中脂肪含不饱和脂肪含量较高,即使是动物脂肪还含有60%的不饱和脂肪,是对身体有益的,除非是食用油本身有问题,如氢化脂肪、变质脂肪,而身体经由糖转化而来的都是饱和脂肪酸,才是真正有害,因此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是非常有必要的。
2.营养补充:
(1)铬微克/天提高胰岛素利用效率,有助血糖的稳定
(2)镁毫克/天钙毫克/天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3)维生素A0国际单位/天防止视网膜病变和微循环堵塞
(4)维生素B加肌醇、生物素每天3次,各50毫克
(5).维生素C每天3次,各毫克
(6)维生素E每天~毫克
(7)亚麻籽油1汤匙
(8)综合消化酵素和蛋白质分解酶按产品指示
另外越橘、葡萄籽、银杏提取物有利于防止视网膜病变和神经系统病变,苦瓜、洋葱、大蒜有助于降低血糖。
3.定期排毒:采用果菜汁断食排毒,每次5~10天,一年至少3次
4.锻炼:有计划增加户外有氧运动,如快步走、健康操、太极拳等,增加体内氧气供应,有助脂肪燃烧和减肥。
糖尿病的关键是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如果病人自身不愿意配合,彻底治愈是非常困难的,因此糖尿病人首先要接受健康教育,这样才会认真去执行,不然即使治愈,饮食和生活习惯没有改变,很快就会复发。
赞赏
长按知名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坑不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zl/167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