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想控制好自己的血糖,就不能简单盲目吃药和吃饭,要不断的监测血糖,不断的根据血糖情况,调整我们的药物和食物。这就是为啥要自我管理血糖的原因。
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1单位胰岛素可以对付10克葡萄糖。可我们打胰岛素剂量都是天天固定,餐餐固定,我们吃的饭呢,或多或少,或米饭或馒头,却不会固定。
如果你比较胖,胰岛素抵抗强,你打1单位的胰岛素,只能对付5克的葡萄糖。如果你比较瘦,胰岛素抵抗比较弱,也就是说,你对胰岛素敏感,那你一个单位的胰岛素,就可以对付10克、15克甚至20克的葡萄糖。
比如,一开始,你比较胖,血糖也高,医生让你早上打14单位预混胰岛素,这个时候,医生是认定你吃饭时碳水化合物是完全按照你身体需要量吃的。
比如你体重60公斤,你一餐要吃够75克碳水化合物,就算你控制血糖,你吃50到60克碳水化合物,你早餐加午餐可以吃克到克碳水化合物,这14单位胰岛素,就是帮助你对付这些碳水化合物的。
可我们吃饭呢?有的时候,早上吃克馒头,午餐是克米饭,我们自己感觉吃的够多了,但我们实际摄入了多少碳水化合物呢?克馒头含57克碳水化合物,克米饭含26克碳水化合物。我们才吃了80克碳水化合物。
如果你开始的时候,身体胖,胰岛素抵抗严重,这14单位胰岛素可能刚好能控制住你的血糖。如果你控制一段时间饮食后,人瘦下来了,胰岛素抵抗降低了,这个时候,你还是打14单位胰岛素,还吃这么多主食,胰岛素量就多余了。
当身体内胰岛素的量,明显超过我们需要的量的时候,你就会发生低血糖,或者血糖下降过快,这就会诱发身体分泌升糖激素,结果你会发现,你的血糖特别是餐前和空腹血糖,有的时候特别低,如4点多,3点多,有点时候特别高,如9点多,11点多。
再过一段时间,你发现你的空腹血糖越来越高,餐后血糖也越来越难控制。
这个时候,你会做什么?你知道血糖高是因为吃多了,你会继续减少主食,你知道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你会继续增加胰岛素。
结果呢?你的血糖开始大起大落,频繁发生低血糖,更多的是你会测到反应性高血糖。最后,医生会说你是脆性糖尿病。
而实际问题呢?是我们没有根据我们的胰岛功能情况,没有根据我们身体对胰岛素敏感性,调整我们的胰岛素剂量,调对我们的食物量,我们从原来的摄入性高血糖,变成了现在的反应性高血糖。
如果我们没有自我管理血糖的意识,你会发现,你的血糖最终很难控制。医院,让医生帮助你调整好胰岛素和食物碳水化合物量关系后,你的血糖控制好了。但回到家里,你因为不会自我管理血糖,很快,血糖又控制不住。
问题出在哪里呢?就是因为我们的药物不会根据我们的胰岛功能情况、胰岛素抵抗情况、吃饭的碳水化合物情况、食物升糖指数情况调整它的作用强度。它的作用大小,完全取决于我们用的药物剂量,就算你血糖低了,它还是按照你吃的剂量或者你打的剂量发挥降糖作用。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明日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zl/170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