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11日是第16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积极面对肾病,共享精彩人生”。旨在提高民众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推动对慢性肾脏病知晓、预防和诊治的全程防控战略体系的实施,激励肾脏病患积极面对人生,融入社会,拥有更高的生活质量。
慢性肾脏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成年人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高达10.8%,而知晓率仅为12.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全球20~79岁成年人中约有4.63亿人诊断为糖尿病,发病率高达9.3%,其中,我国糖尿病患者高达1.16亿,是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血糖控制不好,易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危害巨大,其中糖尿病肾脏病(DKD),便是其中之一。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30%左右的患者罹患糖尿病肾脏病。它是纷繁复杂的肾脏病大家族中的一员,其治疗方法及预后也和其他肾脏病不同,治疗不当会加重病情。
肾脏有没有病,可以通过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和B超检查来发现。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肾功能异常。那是不是只要糖尿病患者出现前述表现就是糖尿病肾脏病呢?其实不然。
国内外各指南指出——“在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慢性肾脏病(CKD)的前提下,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30~mg/g)或大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mg/g)或eGFR下降[60ml·min-1·(1.73m2)-1],若同时合并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可以临床诊断DKD。”
可见,排除其他肾脏病十分重要。怎样才能准确诊断肾脏病呢?——经皮肾穿刺活检,它是肾脏病诊断的金标准,糖尿病患者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必须肾活检诊断:糖尿病病史很短出现蛋白尿或肾功能异常、尿沉渣显示活动性血尿、突发水肿和(或)大量蛋白尿、短期内肾功能迅速下降,尤其不伴视网膜病变时。
既往认为,对病程超过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无血尿等不典型表现,可临床诊断DKD,肾穿刺活检的必要性不大。但随着对DKD认识的不断深入,肾穿刺活检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临床诊断DKD的患者中合并其他肾脏病的患者比例高达8%-25%。因此建议,对可能出现非DKD或DKD同时合并其他CKD的糖尿病患者,肾穿刺活检是必要的。
基于上述原因,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和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均建议,糖尿病患者出现下述情况需考虑向肾内科转诊:(1)蛋白尿和(或)肾功能下降原因未明;(2)合并症处理(贫血、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CKD矿物质和骨异常、难治性高血压、严重电解质紊乱);(3)eGFR30ml/min·(1.73m2)(评估后续可能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和准备工作);(4)不伴视网膜病变(特别是T1D)、短期内蛋白尿迅速增多或肾病综合征。对糖尿病首次出现蛋白尿和(或)肾功能下降(如全科医师或非肾内科专科医师初次诊断的患者),亦建议转至肾内科评估。
作者
简介
李佳,医院肾内科副主任,硕士研究生毕业,副主任医师,曾赴医院研修学习。山西省肾脏病医师协会委员、山西省医学会肾脏病分会青年委员、山西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熟练掌握“B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擅长各种疑难肾病、IgA肾病、膜性肾病、狼疮性肾炎、缺血性肾脏病及急慢性肾衰等疾病的诊治,对血液透析患者的管理有丰富的经验。发表国家级、省级论文10余篇。
文/李佳排版/马海芳
责编/刘创业
点击下方“阅读全文”了解更多资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zl/173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