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先生,糖尿病11年,这期间吃了很多种降糖药,很多降糖药都是开始效果不错,可是用着用着效果就不好了,即使后期不断的增加剂量,效果依旧不理想。
其实,占先生的情况并不少见,很多糖友都面临降糖药越吃效果越差的问题。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这种情况要如何避免呢?
口服降糖药效果越来越差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最容易失效的降糖药是磺脲类的降糖药。
磺脲类降糖药是通过刺激胰岛分泌胰岛素来实现降糖目的的,而长期刺激胰岛,会导致胰岛的敏感性降低,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胰岛素抵抗”,从而会使胰岛素的分泌逐渐下降。
另外,一旦患了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会以每年3-4%的比率衰退,随着胰岛功能不断丧失,降糖效果自然越来越差。
所以总结起来,磺脲类降糖药失效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胰岛素的分泌功能会呈现进行性衰退的趋势。因此,对于直接依赖胰岛β细胞功能起作用的磺脲类降糖药,促使胰岛素分泌的反应便会越来越差,这就造成了口服降糖药效果越来越差的常见现象。
二、还有一类属于“继发性无效”,即患者服用磺脲类降糖药初期,开始几个月到几年之间,血糖能够得到满意控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便越来越差,即使加至最大剂量,血糖仍然得不到理想控制。
那么引起继发性无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研究发现:患者饮食控制不严,运动太少,经常腹泻导致药物吸收不良,没有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存在应激因素(如感染等),或同时使用对胰岛素有拮抗作用的药物(如激素、利尿剂、避孕药)等等。
这类情况不属于真正的磺脲类降糖药无效,消除这些干扰因素之后,降糖药就可以重新发挥效果了。
怎样保持降糖药的有效性
提到药物失效,糖友都会觉得无奈,那么,我们有没有办法来避免呢?其实,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把血糖长期控制在理想水平,从而延缓胰岛功能的衰竭。
此外,引起降糖药失效的原因,还有以下这些,也需要糖友注意!
1、很多糖友得病好多年,甚至已经出现了并发症才检查出自己得了糖尿病,这时候,胰岛受损已经很严重了,这时吃降糖药效果也不会很好了。
2、有些糖友对病情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认为糖尿病不是啥大病,该吃吃,该喝喝,连打针吃药都不能按时;
3、也有些糖友虽然连续服药数年,但可谓是“佛系控糖”,从来不监测血糖,最后并发症出来了,一查血糖都是10点多,这才知道原来服用的药物早已经失效,一直处于高血糖状态。
其实这给糖友敲响了警钟,不要以为用药后就能万事大吉,而必须坚持定期检查血糖。
图片部分源于网络,与文字无必然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
qq.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zz/172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