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917/5702834.html

医脉通编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近期,医院研究中心(CRCHUM)研究小组发现了慢性肾脏病与糖尿病的新型关系:肾功能异常可导致血液中尿素增加进而引起糖尿病。研究结果发表在《JournalofClinicalInvesti-gation》期刊。

研究者VincentPoitout称,“我们发现了非糖尿病慢性肾脏病患者血糖升高的分子机制。小鼠和人类样本中的观察结果表明,慢性肾脏病可诱发继发性糖尿病。”

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特征为渐进性、不可逆转性肾功能减退,肾脏滤过和排除血液内毒素的能力下降。最终导致患者须接受透析或肾移植治疗以排除血液内毒素。

众所周知,2型糖尿病是导致慢性肾脏病的原因之一。但肾病专家LaetitiaKoppe博士发现,慢性肾脏病也是导致糖尿病的原因之一。Koppe博士解释称,“近50%的慢性肾脏病患者血糖水平异常。为明确导致该现象的原因,我们进行了小鼠实验,结果发现慢性肾脏病小鼠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同样,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我们也发现胰腺细胞分泌功能受损。”

研究者在文中强调了尿素—由肾脏滤过、经尿液排出的含氮废物—的毒性作用。“慢性肾衰竭患者无法将毒素排出体外,导致血液中尿素水平增加。虽然多数肾脏病教科书显示,尿素对身体无害。但该研究表明,尿素可导致慢性肾脏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

Koppe和Poitout博士在胰岛β细胞内发现了一种特异性蛋白,即磷酸果糖激酶1(phosphofrukto-kinase1)。慢性肾脏病可导致血液中尿素水平增加进而影响该蛋白功能。尿素水平增加可导致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引起氧化应激、分泌大量磷酸果糖激酶1,从而诱发糖尿病。

研究者称,“该研究明确了慢性肾脏病和糖尿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新型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研究结果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一旦该研究结果在人类中得到证实,意味着非糖尿病肾病患者具有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可促使临床医师采取相关治疗措施,如服用抗氧化剂,以保护胰岛β细胞,降低糖尿病风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zz/1731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