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lx/

针对近年来我国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和健康需求的变化,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进行修订,编制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年版)》,发布后引发了公众的   

健康素养是衡量健康素质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进而影响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世界卫生组织高度重视健康素养指标,将其作为评价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倡导各国大力开展健康素养促进工作,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提供保障。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提高全民健康素养的重要策略和措施。

什么是《健康素养66条》?

《健康素养66条》是《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的简称。   

年,原卫生部以公告的形式发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简称《健康素养66条》。这是我国健康教育领域发布的第一个政府公告,也是世界上第一份界定公民健康素养的政府文件。   

《健康素养66条》界定了我国公民健康素养的基本内容,明确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工作重点,开创了以公共卫生为切入点的全新视角,改变了以往以疾病为重点的传播模式,成为我国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里程碑。自此,推行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作为各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的一条主线,在全国各地得到了深入、广泛落实。

《健康素养66条》的内容是如何确定的?

《健康素养66条》是在评估我国城乡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健康需求、健康危险因素、不良卫生习惯、卫生资源供给与利用状况等因素的基础上,经过专家论证、严格循证、广泛征求意见等工作环节确定的。

年我们发布了一版《健康素养66条》,为什么这次要修订?

年,原卫生部首次发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以下简称《健康素养66条》)。《健康素养66条》发布7年多来,我国城乡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和健康需求有所变化,医疗卫生领域研究成果不断涌出。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成立,卫生计生工作也有了新的变化。为适应当前形势,国家卫生计生委决定对年出版的《健康素养66条》进行更新、修订。   

此次修订工作是在国家卫生计生委领导下,由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具体负责完成的。根据“总体框架保持不变,更新完善,查漏补缺”的原则,先后组织了近百名专家、历时1年多,经过专家论证、严格循证、广泛征求意见等工作环节,最终完成了修订工作。

新版有哪些相同或不同之处?

《健康素养66条》(年版)与年版保持了很好的延续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总体框架没有改变,延续了“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以及“基本技能”三个方面的结构框架;二是条目数量没有改变,依然是66条。修订专家一致认为,《健康素养66条》已被公众所熟知,并成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领域的一个闪亮品牌,沿用这一题目有助于工作的延续开展和在百姓中的宣传普及。 

虽然整体框架和条目数量没有改变,但内容进行了完善和更新。针对近几年凸显的健康问题,重点增加了精神卫生、慢性病防治、安全与急救、科学就医和合理用药等内容;此外还增加了关爱妇女生殖健康,健康信息的获取、甄别与利用等知识。

为什么要增加精神卫生方面的内容?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的良好适应状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凑的加快,学习、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加,社会支持体系尚不完善,导致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增多,精神疾病发病率增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是常见的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很好的自我调节或及时得到专业帮助,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严重的精神疾病,如焦虑症和抑郁症等。

公民需要知晓更多的心理卫生相关知识,便于更好了解自身心理状况,正确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在发现自己出现不良情绪时,能够及时进行自我调节,怀疑自己患上心理疾病时,能够及时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咨询和治疗。

为什么增加了慢性病防治的相关内容?

目前,慢性病状况已经成为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健康素质的重要指标。高血压和糖尿病是我国发病率很高的两种慢性病,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中指出,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糖尿病患病率为9.7%,这就意味着18岁及以上成人中,有2亿多高血压患者和近1亿糖尿病患者。

预防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生,需要公众了解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来说,就是要对疾病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学会自我健康管理,能够做到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复查,科学控制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和行为方式,控制或延缓疾病进展,减少伤残和死亡,提高健康生活质量。

那么健康素养66条具体有哪些?请看↓↓↓

基本知识和理念

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2.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3.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促进健康。

4.无偿献血,助人利己。

5.每个人都应当关爱、帮助、不歧视病残人员。

6.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7.成年人的正常血压为收缩压≥90mmHg且<mmHg,舒张压≥60mmHg且<90mmHg;腋下体温36℃~37℃;平静呼吸16~20次/分;心率60~次/分。

8.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儿童出生后应当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疫苗。

9.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患流感的机会或减轻患流感后的症状。

10.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

11.肺结核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产生的飞沫传播;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当及时检查是否得了肺结核。

12.坚持规范治疗,大部分肺结核病人能够治愈,并能有效预防耐药结核的产生。

13.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应当尽量避免接触疫水;接触疫水后,应当及时进行检查或接受预防性治疗。

14.家养犬、猫应当接种兽用狂犬病疫苗;人被犬、猫抓伤、咬伤后,应当立即冲洗伤口,并尽快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血清)和人用狂犬病疫苗。

15.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

16.发现病死禽畜要报告,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不食用野生动物。

17.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zz/1739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