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不少妈妈觉得零食是垃圾食品,不能给孩子吃,所以强制让孩子很痛苦地和零食“绝缘”,但效果往往不佳,还搞得大人孩子都很痛苦。实际上,让孩子适当地吃一些零食是有益的,但前提是得知道这个时代对零食的定义,以及学会聪明地挑选、科学地食用。

01了解零食新定义

《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对零食的定义为:非正餐时间食用的各种少量食物和饮料。

年5月,中国副食流通协会最新正式发布了《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团体标准(以下简称儿童零食标准),并于6月15日起实施。这是我国首次出台针对3~12岁儿童零食的新标准。相对于普通零食,新标准在原料、感官、营养成分、安全指标、使用食品添加剂、标签和包装等多方面都做出了明确规定。

因此,营养学界对零食的新定义是:正餐以外,用于补充能量、平衡营养或增加水分,能够放松悠闲、愉悦心情的食品。儿童零食是指适合3~12岁儿童食用的零食。

¥10来伊份每日坚果g零食淘宝月销量官方店旗舰店¥¥购买

温馨小贴士:核桃、瓜子、花生、开心果、松子、等一些美味的坚果不仅味道好,其中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能很好地促进孩子脑部发育,非常适合作为孩子的零食。

02儿童零食挑选的6个关键点

想让孩子科学地吃零食,我们需要了解国家制定的儿童零食标准。

1.避开零食里的非天然反式脂肪酸

天然的反式脂肪酸可存在于牛、羊等的脂肪组织和乳制品里,有些纯牛奶的营养标签上也会标注含有反式脂肪酸,这种情况不必担心。需要尽量避免食用的是非天然的反式脂肪酸,一般在零食中标注的反式脂肪酸就都是非天然的反式脂肪酸,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并可诱发成年人患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

看零食的营养成分表,在脂肪下面如有“反式脂肪酸”的标注且为“0”就相对比较放心;还要仔细看配料表中是否隐藏着非天然反式脂肪酸的成分,如氢化植物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代可可脂、植脂末、奶精等。

常见的零食中,很多口感香、脆、滑的高油脂食物都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如奶油蛋糕、饼干、巧克力派、蛋黄派、炸薯片、爆米花、冰激凌、沙拉酱、奶茶等。

¥1伊利QQ星儿童宝宝成长牛奶淘宝月销量1万¥49购买

温馨小贴士:牛奶也是孩子不可或缺的零食之一,儿童牛奶的成分更易孩子吸收,味道淡淡的,不添加蔗糖,喝起来没负担,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2.不给孩子选经过辐照处理的零食

这条标准大多数人都不了解。在食品生产过程中,辐照或微波灭菌比较常见,能够延长产品的保质期。例如,在某方便食品的外包装袋上,即可找到“脱水菜、香辛料采用国际惯用辐照杀菌技术处理”的标识文字。

虽然研究已充分证实了辐照食品的安全性,不会对人体造成放射性危害,但是却会对产品包括蛋白质在内的营养素成分造成一定损失。因此,不建议孩子吃经过辐照杀菌的原料的零食。

湖南麻阳冰糖橙淘宝月销量旗舰店¥10.8购买已下架

温馨小贴士:天然的水果中,富含人体所需的维生素,为孩子挑选时令水果,可作为孩子的零食。

3.应注意选择少盐、少糖、少油的零食

少盐、少糖、少油几乎适用于所有人。之所以在儿童期特别强调,是因为童年期形成的食物口味偏好,往往可以保持到成年期。如果孩子从幼儿期就习惯了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食物,会明显增加将来发生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骨质疏松等疾病的风险。高糖饮食还会诱发孩子乳牙出现龋齿。让孩子习惯新鲜食物的原汁原味,应从小养成清淡口味的饮食习惯。

¥70亨氏智多多面条婴幼儿童无添加盐营养g*4盒淘宝月销量官方店旗舰店¥.9¥.2购买已下架

温馨小贴士:专为宝宝定制的无盐面条,方便孩子进食,科学配方,营养更均衡,小袋包装,干净卫生。

4.选择零食,食品添加剂越少越好

食品添加剂按照国家标准剂量添加是安全的,不会对成人造成不良影响,营养强化剂也属于食品添加剂。但由于目前还没有针对儿童制定的添加剂限量标准,总体上建议儿童食品所含添加剂越少越好。

父母必读杂志订阅年1-12月共12期淘宝¥购买已下架

温馨小贴士:作为负责任的父母,适时候该学一些靠谱的养育知识了!《父母必读》杂志创刊于年4月,刊名由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题写,是中国创刊最早,知名度高、影响力广泛的家庭教育杂志,国家期刊荣誉品牌!适合0-8岁家庭,已深刻影响了中国两代父母的育儿生活,40年品质保证,万千中国家庭的安心之选。

5.吃零食也有安全隐患,要确保孩子的食用安全

标准中要求:儿童零食的外观设计不应有明显坚硬的尖锐突出,以免崩到孩子的牙齿。如果产品在食用过程中有可能影响到孩子的安全,必须在包装标签中醒目标注。另外,有些零食中添加了非食用的附加物,如小卡片、小玩具、干燥剂等,要应有明显的警示图案,防止儿童误食。

6.要注意零食产品标签中标注的致敏物质信息

现在各种过敏性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如果孩子对某些食物过敏,家长要格外留心。

版权说明:本文版权由《父母必读》所有。

如果您对本文感兴趣,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zz/174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