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从悠 https://m.39.net/disease/a_5464419.html远离糖尿病对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而言,医院治疗的作用正在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为什么呢?首先,慢病大多数是以代谢综合征为特征的一组不良生活方式疾病,医院治疗的作用仅仅是以药物来延缓疾病的进一步恶化,从确诊糖尿病后,最开始可能就是一种药物进行控制,如消渴丸、二甲双胍之类的,过了2-3年发现,单一的药物不足以控制血糖升高,于是,增加药物数量,再过几年又控制不了血糖升高,只好继续增加药物或依靠外源性胰岛素,结果到了最后,能用的药物全用了,血糖还是在升高,怎么办呢?只有不断的调整药物的用量和剂量,还是避免不了病程的进展而出现相应的并发症。正确看待糖尿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呢?我想,应该分为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局限于当前的医疗条件,二是对糖尿病认知的不足,这里面也包含两个方面,即医生的认知和患者的认知,从糖尿病来说,确诊糖尿病后,大多数医生会告诉患者,这种病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依靠药物控制,控制饮食,加强锻炼,久而久之,医生、患者就都形成了糖尿病治不好的思维定式,实际上,是我们对糖尿病的认知缺失和管理缺失。正确认知糖尿病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什么是认知缺失,就糖尿病本身而言,是我们的血糖调节功能受损而出现的问题,调节功能损伤除了原发性糖尿病之外,我国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属于继发性糖尿病,也就是说,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引发糖尿病,所以,在治疗过程中,重点应该是生活方式的调整和管理,药物的作用是延缓病情的进展速度,其次,什么是管理缺失,管理缺失是在确诊糖尿病后,不能进行系统、科学、完善的病程管理,从而加速病程进展,打个比方,从糖前期到糖后期的整个病程,一般情况来说,需要10-20年的进程,而管理缺失的情况下,可能1-2年就会加速病程进展,有很多患者,其实都存在这样的问题,确诊后服用的是1-2种药物,结果三年不到就增加药物或者开始注射胰岛素,这就是管理缺失造成的结果。科学管理糖尿病弄清楚了糖尿病的发病和进程,一般来说,配合系统科学的院外管理和康复训练,大多数患者还是能取得较好的控糖目标,甚至一些病程短、病情轻的患者还是有很大几率摆脱药物的束缚,那么院外管理应该怎么来做呢?1、用药管理用药管理的目的,是在遵医嘱的前提下,对自己的用药情况进行长期记录,从而获取合理用药的评判标准。2、血糖监测血糖监测的目的,是对用药、饮食、运动是否合理的检验,同时,是对血糖波动情况的概括。避免危险发生。3、饮食管理饮食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摄入的总热量,避免因营养不足而诱发其他疾病。4、运动管理运动管理是为了避免运动不当或不合理的运动方式,对控制血糖产生消极影响。5、心理疏导心理疏导的作用是树立正确、积极的心态,从而,使患者能积极、乐观的面对疾病。6、干预措施干预措施包括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心理干预、营养干预和药物干预五个方面,目的是使病程实现逆转或者向好的方向发展。7、阶段评估一般情况下,以6个月为一周期,阶段评估就是对这一周期的总体情况予以评判,从而,为实施下一阶段的院外管理提供依据。最后,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一个积累过程,平时不注意日积月累,就会从一个不起眼的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一定要以预防为主,平时合理运动、均衡膳食,劳逸结合,才是健康的根本保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zz/175366.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zz/175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