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老张买了血糖仪后的第二周。

“不明白,前段时间体检,发现血糖控制的不是很好,医生给我调整了治疗方案后,连血糖监测的时间都改了。”

57岁的老张很是烦躁,医院查一次空腹血糖,自从上次体检之后,不仅加上了餐后血糖的测量,还有个晚餐前的血糖测量。

“太麻烦了,能不能不这么频繁的监测?”老张向医生询问道。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检测血糖似乎成了一门餐前餐后必修课。许多患者都搞不懂,这血糖监测怎么就不能一天定时一次呢,这么频繁的操作,实在是麻烦。

一、血糖的测量为什么要严格按照时间区分?

血糖监测是诊断糖尿病、评估血糖控制水平的黄金指标。按照血糖监测的时间不同,分为: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随机血糖。

这是一张餐后状态的血糖变化模式图:

血糖变化状态图

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正常人的血糖峰值在进食后的半小时到1小时左右血糖开始升高,这与我们进食后,胃肠道消化有关。但不同的人胰岛素分泌的功能略有差异,波动的数值也会有所出入,一般在6.7-9.4mmol/L之间都属于正常峰值。

随着食物的吸收和胰岛素的分泌,血糖到达“山顶”后就开始漫步下山。在餐后的2小时左右,血糖都处于缓步下降的状态,所以医生都会以这个时间作为评判血糖高低的时间节点。

除了餐后2小时,糖尿病患者还需要监控空腹血糖。空腹血糖是指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未进食)后的血糖。这个时候,人体由于米水不进,可以更好地反馈出人体胰岛素的分泌功能。当空腹血糖≥7.0mmol/L时,诊断糖尿病。若血糖值处于6.1-7.0mmol/L,虽未能确诊糖尿病,但也提示人体血糖调节功能有异样。

除此以外,糖化血红蛋白的指标也尤为重要,它可以反映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且化验时不受饮食影响,任何时间皆可化验,因此也称为随机血糖。

血糖监测时间点不同,所检测出来的数值也会有所出入,通过综合对比,才能更好地将患者身体状态反映出来。

二、控制空腹血糖重要,还是餐后血糖重要?

目前糖尿病患者的监测主要集中在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两个重要的指标。现实生活中,存在不少患者之重视其中一项的数值,那么两个指标到底哪个更重要?

上文小妙解释过,空腹血糖≠饥饿血糖,有些患者以为空腹血糖就是餐前血糖,或者是让肚子饿个一天才进行监测。人体的机体有强大的调节功能,当身体处于饥饿状态时,体内各项之宝都会发生变化,反而会让采集的样本失真。

人体的血糖会随着进食、活动等情况有所波动,一般在断食的8——10小时,血糖水平为恒定,这样才能检测到真是的血糖浓度。

空腹血糖可以帮助鉴别是否患有糖尿病或血糖是否有异,若仅仅控制空腹血糖,是不能预防预防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餐后血糖的重要性在于与冠心病的发生危险相关。有研究显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餐后血糖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作用更强,对死亡率的预测价值也优于空腹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

若是只注重餐后血糖的血糖控制呢?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hl/1742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