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糖尿病疾病简介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

2糖尿病临床分型

  糖尿病(Diabetes)分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在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约为95%。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TypeIdiabetes)是一种自体免疫疾病(AutoimmuneDisease)。自体免疫疾病是由于身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作出攻击而成的。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对自身分泌胰岛素的胰脏贝它细胞(pancreaticbetacells)作出攻击并杀死他们,结果胰脏并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

  人体胰腺中的胰岛素合成细胞(b细胞)被破坏就会引发型糖尿病。尽管此类糖尿病常见于儿童和青年患者,但是它可以感染任何年龄段的人群,并且此类糖尿病的患病率约占总糖尿病病例的10%。

  儿童糖尿病也是1型糖尿病常见发病对象,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起病多数较急骤,几天内可突然表现明显多饮、多尿、每天饮水量和尿可达几升、胃纳增加但体重下降。年幼者常见遗尿、消瘦引起家长注意。发病诱因常由于感染、饮食不当容易发病。婴幼儿患病特点常以遗尿的症状出现,多饮多尿容易被忽视,有的直到发生酮症酸中毒后才来就诊。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病友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

  2型糖尿病有更强的遗传性和环境因素,并呈显著的异质性。目前认为发病原因是胰岛素抵抗(主要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葡萄糖利用率降低)和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合并存在,其表现是不均一的,有的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有的则是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伴有或不伴有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是人体胰腺B细胞分泌的身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胰岛素抵抗是指体内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的吸收、转化、利用发生了抵抗。

  临床观察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于2型糖尿病中,高达90%左右。糖尿病可导致感染、心脏病变、脑血管病变、肾功能衰竭、双目失明、下肢坏疽等而成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高渗综合症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初始阶段可表现为多尿、多饮、倦怠乏力、反应迟钝等。随着机体失水量的增加病情急剧发展,出现嗜睡、定向障碍、癫痫样抽搐,偏瘫等类似脑卒中的症状,甚至昏迷。

  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是指妇女在怀孕期间患上的糖尿病。临床数据显示大约有2~3%的女性在怀孕期间会发生糖尿病,患者在妊娠之后糖尿病自动消失。妊娠糖尿病更容易发生在肥胖和高龄产妇。有将近30%的妊娠糖尿病妇女以后可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

  继发性糖尿病

  由于胰腺炎、癌、胰大部切除等引起者应结合病史分析考虑。病员有色素沉着,肝脾肿大,糖尿病和铁代谢紊乱佐证,应注意鉴别,但较少见。其他内分泌病均各有特征,鉴别时可结合病情分析一般无困难。应激性高血糖或妊娠糖尿病应予随访而鉴别。一般于应激消失后2周可以恢复,或于分娩后随访中判明。

3糖尿病注意事项

  有氧运动是指强度小,节奏慢,运动后心脏跳动不过快,呼吸平缓的一般运动。

  中等强度运动时对糖尿病治疗有效地运动。强度为运动时感到“呼吸加快,有点喘",但又不少于30分钟较为适宜。

  中等强度运动:

  散步(每分钟70~步)、平地骑车、下楼梯、跳舞、打太极拳、做广播体操、打羽毛球、等。

  不要在饱餐或饥饿时运动,每次运动不少于10分钟。

 糖尿病护理

  糖尿病是代谢失调性疾病,主要是糖代谢失调,特征是高血糖。长期高血糖会造成多种器官的功能紊乱和损伤,包括血管病变、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和伤口愈合不良等。许多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病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都大于无糖尿病者,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患者,其牙周炎的症状非常明显,并且牙周疾病的进展加速,易发生牙周脓肿。有学者提出,牙周炎是糖尿病的第六个并发症。糖尿病(包括1型和2型)是牙周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这一点已被大家所认知。然而,糖尿病与牙周疾病之间的关系不只仅限于此,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糖尿病和牙周病之间存在双向关系,牙周感染对糖尿病也会产生影响,会影响血糖的控制,增加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已有研究显示,慢性炎症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牙周炎患者由于牙周致病菌的长期慢性感染,往往会导致全身炎症介质水平增高,如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和前列腺素水平的升高,会导致胰岛素抵抗,从而影响血糖控制。Taylor等曾报道,重度牙周炎与血糖控制不佳密切相关。提示牙周炎会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

  Thorstensson等和Saremi等2项研究显示,患有重度牙周炎的糖尿病患者具有较高的肾病发病率和较高的心血管并发症。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率随着牙周炎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增高。其研究证明,患有重度牙周炎的糖尿病患者发生肾病和冠心病并发症的风险较大,这两种并发症又会影响糖尿病的死亡率。

  医学上大量的临床案例表明,假牙清洁方法不当、不彻底,很容易产生异味、牙石、菌斑,从而可以通过引发牙周疾病间接引发糖尿病,再加上假牙松动,咀嚼疼痛,直接影响饮食、降低肠胃功能,甚至可能导致口腔癌以及内脏疾病,后果非常严重。

  假牙镶配者的糖尿病护理和普通的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有不同,统计发现:即使假牙制作再精良,也难做到%贴合口腔;中老年人唾液少、黏度低,牙槽骨的逐年变形都会导致假牙松动、戴不牢;戴假牙吃饭时,食物残渣塞入假牙与牙床间,不敢咀嚼,直接影响进食;如果牙槽骨严重吸收低平,假牙更加无法戴牢。因此,基于这些客观的因素,医学界一致认为假牙镶配者的糖尿病有一部分是由于镶配假牙且护理不当引发牙周疾病从而间接引发的,所以就需要有针对性和专业性的护理。

  由于目前假牙护理常识在国内还不是很普及,导致我国中老年消费者的假牙很少能得到科学、有效的护理,除了极少数人可以从国外购买此类产品外,大多数人都是用简易的“土办法”,如清洁方面就是拿水泡、拿牙膏牙刷等,而假牙固位方面就更加没有办法。于是由于镶配假牙且护理不当引发牙周疾病从而间接引发的中老年人糖尿病病例便逐年增多。市场上目前出现的安全、方便、有效的假牙护理产品还很少,国内只有雅克菱通过了欧盟CE认证,推出了假牙伴侣系列产品,并结合专家建议和国际通行护理办法,提出了“每日摘、泡、粘,科学护假牙”的假牙护理理念,对假牙配戴者的糖尿病预防效果较为明显。

 其他护理:

  1、糖尿病人睡觉时别关灯,以减少患视网膜病的几率!

  2、戒烟,众所周知,吸烟是II型糖尿病患病风险因素。而美国研究人员年1月3日公布的研究成果显示,由于戒烟后体重迅速增加,可能增加短期内患II型糖尿病的风险。研究人员因此建议在戒烟的同时,注意控制体重。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内科学纪事》月刊上报告说,他们在年至年间招募名没有糖尿病的中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在随后为期17年的跟踪调查期间,定期登记这些人的血糖水平以及体重等数据。研究人员发现,吸烟者戒烟后最初3年的体重平均增加约3.8公斤,腰围增加约3.2厘米。与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在戒烟后最初6年内患II型糖尿病的风险要高70%,10年后患病风险才恢复到正常水平;持续吸烟者在研究期间患糖尿病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30%。

  此外,吸烟最严重、戒烟后体重增加最多的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也最高。研究人员说,戒烟者患病风险的增加与戒烟后体重的增加有关。他们特别强调说,这项研究成果不应当成为不戒烟的借口,因为其传递的根本信息是:永远不要吸烟,如果吸烟了,应该尽早戒烟,而且同时注意控制自己的体重。

糖尿病药物治疗

  口服降糖药物

  双胍类药物: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减少肝葡萄糖的输出和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而降低血糖。

  磺脲类药物:属于促胰岛素分泌剂,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的胰岛素水平而降低血糖。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主要通过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

  格列奈类药物:为非磺脲类的胰岛素促泌剂,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期分泌而降低餐后血糖;

  α-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

  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通过抑制DPP-4而减少GLP-1在体内的失活,增加GLP-1在体内的水平。

  胰岛素

  根据来源和化学结构的不同,胰岛素可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人胰岛素如诺和灵系列,胰岛素类似物如门冬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地特胰岛素注射液。按作用时间的特点可分为: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包括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和预混胰岛素(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常见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如门冬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如地特胰岛素。临床试验证明,胰岛素类似物在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和减少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方面优于人胰岛素。









































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jc/165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