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版“慢病码”来了。日前,温州出台《高血压糖尿病全周期健康“五色一图一指数”管理方案(试行)》,明确利用大数据自动分析对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实行分级分层管理,提高慢性病患者全周期健康管理水平,该举也是全省首创。
针对全市慢病高危人群及患者,温州“慢病码”以不同颜色出现在医生的HIS电脑端或是个人的健康档案中,通过“绿色、蓝色、黄色、橙色、红色”五种颜色,将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级。其中,
据不完全统计,温州慢病人群百万名左右。通过结合健康档案数据、体检、就诊等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后,每位患者都将形成一种颜色,今后随着病情的变化颜色也将动态调整。
不过,温州市卫健委透露,当前“五色图”暂不对个人开放,只应用于HIS系统和健康档案系统医生端的提醒。也就是说,患者到基层就诊,一刷卡医生就能立即了解病情,为精准诊治和后续随访管理提供参考,对不同颜色的居民提供更加精准的健康管理服务。
温州首创的慢病管理办法,除对患者进行五色分类外,还通过“一图一指数”将慢病管理引入基层绩效评价。“一图”主要应用于动态评估县(市、区)和乡镇(街道)两级“两慢病”规范管理覆盖和管理效果情况。“一指数”,即区域内慢病健康管理指数,包括规范管理数量占比、管理效果、分级诊疗等指标,最终大数据测算的分值将和慢病绩效评价管理挂钩。
根据要求,“五色一图一指数”管理将与完善慢病签约服务模式、推进分级诊疗协同机制、建立大数据信息化平台、促进慢病绩效评价管理等联动推进。温州现有数千支家庭医生团队,下一步,在完善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全专融合型家庭医生团队的基础上,县(市、区)级疾控中心慢病防治专业人员将深入家庭医生团队,全面参与“两慢病”患者管理。
目前,温州慢病管理“五色一图一指数”处于大数据分析期,有望于9月初正式上线启用。《方案》明确,各县(市、区)要将慢病“五色一图一指数”管理法应用到对医共体、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绩效评价管理中,结合基层补偿机制改革,落实两慢病管理工作当量,运用标化工作当量法落实绩效评价结果,从而有效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wh/173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