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血液和造血系统的疾病
1.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2.诊断:骨髓铁染色(-)。血清铁蛋白12μg/L。血清铁下降,总铁结核力增高。
血象: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铁粒幼细胞性贫血:血清铁增高,总铁结合力下降。
2.再生障碍性贫血
1.正常细胞性正常色素性贫血
2.表现:全血细胞减少、骨髓3系增生低下。骨髓中绝对增多:脂肪细胞。血小板<10*/L
3.白血病
2.表现:巨脾(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高热:合并感染。4.诊断根据:骨髓检查。骨髓表现,原始细胞占非红系红细胞的30%以上。5.医治:慢粒,羟基脲。中枢系统白血病:甲氨蝶呤(MTX)鞘内注射。
急淋方案:VP、VLOP。急性非淋(急性粒细胞):DA方案、HOAP方案。
4.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少症
1.白减:周围血白细胞延续低于4.0*/L。血象:粒细胞有中毒颗粒、空泡。
粒缺:周围血白细胞2.0*/L,粒0.5*/L。
5.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急性型:骨髓幼稚型巨核细胞增多。破坏血小板的主要场所:脾脏。慢性型: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加。血小板*/L。(出血时间延长)
3.医治:糖皮质激素。
第六章内分泌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D)
1.1多3症(TH增多,眼突腺肿代谢高)2.甲亢:FT3/FT4(TT3/TT4)增高及TSH下降。3.药物医治:硫脲类和咪唑类。硫脲类有丙硫氧嘧啶(PTU)。咪唑类有甲巯咪唑(MMI)和卡比马唑(CMZ)。4.严重突眼不宜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慎用I医治。
1、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大症候群;1.高代谢(女闭经男阳痿)2.甲状腺肿。3.突眼。2、甲状腺危象:1.高代谢虚脱症候。2.T3\T4升高,TSH显著下降,病情轻重和TH不平行。
3比TT4更准确灵敏:甲状腺功能的良好指标。FT3和FT4(活性)直接反应甲状腺功能状态,不受血中TBG蛋白的影响。H:亚临床型甲亢和甲减诊断。(垂体轴和甲状腺)3.甲状腺自身抗体:初期诊断、判断复发及指点停药的重要指标。4.促甲状腺释放激素(TRH)兴奋实验:甲亢不应。(刺激排TSH)。5.甲状腺摄I率 甲亢时摄取率升高,且高峰前移,亚急性甲状腺炎伴甲亢下降。6.T3抑制实验 主要用于鉴别甲亢与单纯性甲状腺肿。(摄I率:单纯甲状腺肿者下落50%以上;甲亢患者下落不足50%。)7.其他超声、核素扫描、CT\MRI.
甲亢:FT3、FT4(或TT3、TT4)增高及TSH下降。亚临床型甲亢:TSH下降,FT3、FT4正常。
1、与其他引发甲亢疾病鉴别:1.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多见于中年女性、本身免疫性。TGAb、TP0-Ab阳性,且滴度较高。发展成甲减。2.毒性甲状腺腺瘤 多见于老年患者。甲状腺摄I率可正常或轻度升高,且不被T3抑制实验所抑制。甲状腺扫描为“热”结节。3.亚(强)急性甲状腺炎:摄碘率可降至5%~10%以下。4.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多见于中老年患者。甲状腺肿大常不明显,但可扪及结节。TH增高,TSH低下,TRH兴奋实验无反应。甲状腺扫描为浓聚和缺损。首选I医治。2、单纯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虽肿大,但无甲亢症状。摄碘率可增高,但高峰不前移,可被T3抑制。T3、T4、TSH均正常。1、抗甲状腺药物医治(病情轻):硫脲类和咪唑类两类。硫脲类有丙硫氧嘧啶(PTU)。咪唑类有甲巯咪唑(MMI)和卡比马唑(CMZ)。疗程1..5年或以上。主要不良反应:1.粒细胞减少症。用药后2~3个月内,PTU少见。(升白细胞药:鲨肝醇、利血生)2.甲减:甲状腺制剂对治。2、放射性I医治(中度甲亢):①中度甲亢,年龄25岁;②因抗甲状腺药的不良反应而停用者,或长时间医治无效或医治后复发者;③合并心、肝、肾等疾病不宜手术,或不愿手术者和术后复发者;④某些高功能性甲状腺瘤及结节。3、手术:(1)适应证 ①中、重度甲亢,长时间服药无效,停药后复发,或不愿长时间服药者;②甲状腺显著肿大,压迫邻近器官;③胸骨后甲状腺肿伴甲亢者;④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者。(2)忌讳证 ①较重或发展较快的浸润性突眼者;②合并较重心、肝、肾、肺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③妊娠早、晚期;④手术后复发者。4、危象处理:1.抑制TH合成,首选PTU。2.抑制TH释放:复方碘液。3.迅速阻滞儿茶酚胺释放,下降周围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反应:普萘洛尔4.肾上腺皮质激素 抑制T4转换为T3,阻滞TH释放;下降周围组织对TH的反应;增强机体的应激能力。经常使用氢化可的松5.其他。
糖尿病
1.缺点、抵抗。2.1型缺点;2型缺点+抵抗。3.1型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2型多见于中、老年。4.典型症状:三多一少。5.1型糖尿病的主要死因: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症。6.静脉血浆: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7.反应取血前8~l2周的平均血糖状态:糖化血红蛋白A1(GhbA1)测定(是监测糖尿病病情的重要指标。)8.糖尿病:FPG≥7.0;OGTT或随机血糖≥11.1.(无症状者:两次血糖异常才能做出诊断。)9糖尿病医治的一项基本措施:长时间体育锻炼。10.各型糖尿病的基础医治:饮食医治。1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严重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呼气有烂苹果味,血糖多为16.7~33.3mmol/L。
1、典型:1.三多一少。2.部份初期2型反应性低血糖。2、急性并发症:1.酮症酸中毒。2.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昏迷。3.乳酸性酸中毒。3、慢性并发症:1.视膜2.心血管3.神经病变4.白内障失明。5.糖尿病足。4、感染:细菌感染、肺结核、真菌感染。
1.尿糖是重要线非诊断根据。2.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3.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0GTT) 当血糖高于正常范围而又未到达诊断糖尿病标准者,禁食8小时以上。4.糖化血红蛋白A1(GhbA1)测定:反应取血前8~l2周的平均血糖状态,是监测糖尿病病情的重要指标。5.血浆胰岛素、C肽测定。 6.自身免疫反应的标志性抗体 ICA、IAA和GAD-Ab。7.其他检查。
1.肾性糖尿 因肾糖阈下降而至,虽尿糖阳性,但血糖及0GTT正常。2.其他。
1.磺脲类(SU) 主要有甲苯磺丁脲(D)、格列本脲(优降糖)等格列类。①经饮食与运动医治未能良好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者;②胰岛素医治每天用量在20~30U以下者;③对胰岛素过敏或抗药者。本品对l型糖尿病无效,也不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严重感染、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大手术,伴随肝肾功能不全和合并妊娠者(1型无效,2型无并发症。)不良反应:低血糖为主。2.双胍类(BG) 主要有二甲双胍、苯乙双胍(降糖灵)两种。①主要适用于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②1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医治过程中如血糖波动大,加用本类药物可助血糖稳定,并能减轻体重。(2型肥胖)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3.胰岛素:适应证 主要有:①l型糖尿病;②2型糖尿病患者经饮食控制、运动和口服降糖药医治未取得良好控制;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和乳酸性酸中毒伴高血糖时;④合并重症感染、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应激状态;⑤肝肾功能不全;⑥需外科医治的围手术期;⑦妊娠和分娩的糖尿病患者;⑧胰腺切除等引发的继发性糖尿病。(1型;2型并发症)。不良反应:低血糖。
:1.补液。2.胰岛素。3.5%碳素氢钠纠正酸中毒。4.补钾。
点击
北京白癜风治疗方法北京市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yf/1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