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除了有黎明现象,其实还存在黄昏现象,均属于糖尿病患者血糖异常升高的情况。临床工作中,您可能也遇到过此类患者,由于目前关于该现象的报道较少,今日就给大家粗浅介绍一下。
「黄昏现象」
NIGHTFALL
指糖尿病患者下午血糖控制较平稳,但于黄昏时段,即晚餐前出现的短暂的、自发的高血糖现象。为何发生
NIGHTFALL
目前,关于此现象的发生原因,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其与黎明现象一样,即是黄昏时段,机体各种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多,导致胰岛素的作用相对不足,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能力有限,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故使黄昏时段血糖升高。临床表现
NIGHTFALL
晚餐前血糖持续高于正常水平「应排除其他因素,如晚餐前进餐、午餐后低血糖等特殊情况」。如何诊断
NIGHTFALL
关于该现象的诊断,目前没有较为权威的标准发布,但国外研究认为以黄昏血糖差值最具有参考价值。黄昏血糖差值:晚餐前血糖-午餐后血糖;餐前黄昏血糖差值:晚餐前-午餐前;餐后黄昏血糖差值:晚餐后-午餐后;黄昏血糖差值≥1.mmol/L,餐前黄昏血糖差值≥2.72mmol/L有诊断价值;餐后血糖差值≥1.mmol/L可疑临床黄昏现象。如何治疗
NIGHTFALL
关于此种现象的治疗,以应用胰岛素泵效果最佳,采用一般胰岛素皮下注射很难将血糖控制稳定。胰岛素泵是24h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能很好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另外配合动态血糖监测,根据具体血糖情况进行胰岛素泵基础率的设定,可以使得各个时段血糖控制达标且稳定。如何鉴别
NIGHTFALL
黎明现象、苏木杰现象、黄昏现象三者均是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的血糖异常升高的可能情况。「戳链接即可查看前文:黎明现象orSomogyi效应?清晨高血糖到底是为何?」黎明现象是黎明时段发生高血糖,表现为清晨空腹血糖高于正常,主要是由于清晨人体内一些胰岛素拮抗激素升高,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相对不足,不能及时将血糖调控至正常范围。苏木杰现象则是由于夜间发生低血糖,刺激体内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加,继而发生反跳性高血糖,属于机体发生的一种保护性行为。黄昏现象是黄昏时段,机体各种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多,导致胰岛素的作用相对不足,使黄昏时段血糖升高。图源:作者绘制注意:目前中国关于黎明现象和苏木杰现象的报道较多,但关于黄昏现象的报道较少,因为晚餐前的血糖受较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如午餐后的低血糖、晚餐前的进餐等等。另外,每日4次的血糖监测很难发现黄昏现象的发生,故患者是否发生黄昏现象,需要临床医师多日监测、仔细辨别。END策划琦敏投稿
meiqimin
dxy.cn题图站酷海洛参考文献:[1]LiW,DuSN,ShiMJ,etal.Spontaneousandtransientpredinnerhyperglycemiainsomepatientswithdiabetes:Duskphenomenon..,95(47):e.[2]DuSN,ShiMJ,SunZZ,etat.Clinicaldiagnosisforduskphenomenonofdiabetes[J].Medicine,,97(34):e.[3]郭少敏,陈宁,穆沛红.回顾式动态血糖监测在糖尿病患者黎明现象和苏木杰现象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5(10):96-99.(▲▼上下滑动查看全部内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yf/169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