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作为一种常见的降糖药物已经广泛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可是仍然有一些糖友对它不太了解,甚至存在误区,下面我们来科普一下胰岛素知识吧!一、胰岛素是怎样起到降糖作用呢?胰岛素是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降血糖激素,而且胰岛素是人体唯一的降血糖激素。胰岛素通过以下几个途径降糖:1、胰岛素能够促进糖原合成,进食以后胰岛素会促进血糖转化为糖原储备起来以免血糖升高,所以胰岛素能够有效避免餐后血糖过高。2、胰岛素能够促进蛋白质、脂肪合成,抑制蛋白质、脂肪分解,使糖异生原料减少进一步降低血糖。所以胰岛素是一种促合成激素,能够促进蛋白质、脂肪和糖原的合成,抑制蛋白质、脂肪和糖原的分解,从而发挥降糖作用。二、胰岛素有几种类型?胰岛素按来源可以分为三大类:1、动物胰岛素:动物胰岛素是最早应用于糖尿病治疗的胰岛素注射制剂,一般是猪胰岛素,容易发生免疫反应,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胰岛素过敏反应等,目前皮下应用已经比较少,基本用于静脉使用;2、人胰岛素:是通过基因工程合成与人的51个安全基因序列完全一致的一类胰岛素,目前临床用比较多,人胰岛素分中效、预混、短效三大类,各个厂家也有不同的药名和商品名。胰岛素一般皮下注射使用比较多,预混的一天两次注射,短效可以配合中效胰岛素睡前使用,三短一长方案;3、胰岛素类似物:经过改组,通过基因重组工程把氨基酸序列稍微有所改变的药物,有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以及长效胰岛素类似物。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有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和谷赖胰岛素,快进快出,注射胰岛素之后可以很快进食,不需要等待。预混胰岛素按不同配比,像门冬胰岛素50、赖脯胰岛素50,是50%短效以及50%中效预混,比较适合于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患者,预混类似物可以一天2-3次注射。还有25%和75%配比,像赖脯胰岛素25就是优泌乐25,比较适合于空腹血糖升高为主患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目前临床上在用的有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以及德谷胰岛素,德谷胰岛素超长效,可以涵盖48小时。三、什么情况下需要胰岛素治疗?1、所有1型糖尿病,不论有无急性和慢性并发症,均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不可突然终止。
2、2型糖尿病经饮食及口服降糖药治疗未获得良好控制,经体力锻炼和饮食治疗效果不佳者,可直接加用胰岛素治疗。初发的2型糖尿病,特别是消瘦型,可考虑加用胰岛素。
3、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包括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和乳酸性酸中毒等均应该使用胰岛素降糖。
4、糖尿病患者出现重症感染、创伤、接受手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都是胰岛素治疗的适应证,应激状态过后,可停用并调整为原治疗方案。
5、糖尿病患者出现慢性并发症,如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严重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心脏病变、严重的皮肤病变及肝硬化、肝炎等,都应使用胰岛素治疗。 6、糖尿病患者,包括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和分娩时使用胰岛素治疗,以保证胎儿发育。
7、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肺结核、肿瘤等消耗性疾病时,宜使用胰岛素治疗。
8、营养不良相关糖尿病,各种继发性糖尿病,如胰源性糖尿病、垂体GH瘤、库欣综合征、类固醇糖尿病及胰岛素基因突变性糖尿病等,应使用胰岛素治疗。
9、临床上类似糖尿病但血液中出现胰岛细胞抗体或者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阳性,如迟发型自身免疫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四、使用胰岛素降糖是否不需要用别的降糖药物也不需要控制饮食了?糖尿病发病机制复杂,使用胰岛素治疗只是补充了人体需要的胰岛素量而达到降糖效果。目前各大权威机构发布的糖尿病治疗指南都要求采用多种药物联合的治疗方案,充分发挥多种药物的优势,以达到最大的降糖效果。联合用药可以取长补短、减少各自的不良反应,较单用胰岛素治疗有许多优越之处。如更好地控制血糖、更好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展、减少胰岛素用量、增加用药的方便性、减少不良反应等。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无论应用何种降糖方案,都应该坚持控制饮食、合理运动,不能放松警惕,认为应用胰岛素就不控制饮食,这样不仅使血糖难以控制,还容易造成体重增加、血脂异常、血压控制不佳等,加快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进展。五、怎样贮存胰岛素?胰岛素保存需要合适的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在胰岛素的保存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未开封的胰岛素,储存温度是2-8℃,可保存至包装盒上打印的有效期限为止。正在使用中的胰岛素,可以在30℃以下,保存28天。所以正在使用中的胰岛素无需放置在冰箱内,常温保存即可。在胰岛素的保存过程中,应当避免阳光暴晒或冷冻。胰岛素反复置于冷热交替的环境中,更容易失效。所以不论胰岛素是否开启,常温保存时间以不超过1个月为宜。六、怎样正确注射胰岛?1、注射部位人体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是腹部、大腿外侧、上臂外侧和臂部外上侧。在腹部,应避免以脐部为圆心,半径2.5cm的圆形区域内注射。越靠近腰部两侧,皮下组织的厚度也会变薄,因此容易导致肌肉注射。胰岛素应该注射到皮下脂肪层,如果达到肌肉层,可能引发低血糖,因为肌肉对胰岛素的吸收快。臀部注射时,应选择臀部上端外侧部位。大腿注射选择其上端外侧,而不要选择膝盖附近的部位。上臂注射可选择侧面或者后侧部位,该部位皮下组织较厚,肌肉注射的风险较低。2、吸收速度:腹部上臂大腿、臀部。身体不同部位对胰岛素的吸收速度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糖尿病人会优先选择腹部作为注射部位。不仅因为腹部吸收比较快,还因为腹部皮下脂肪较厚,分布均匀,不太容易注射到肌肉层,而且腹部吸收胰岛素的速度均匀,效果好。而常说的上臂注射部位,主要是指上臂外侧1/4处,虽然吸收速度快,但皮下组织薄,容易注射到肌肉层。大腿和臀部的吸收速度相似,都比较慢。其中,大腿前、外侧注射不太适合身材瘦削的糖友,而臀部皮下组织厚,注射臀部可以较好地控制空腹血糖。3、注射部位要看血糖和胰岛素类型血糖较高的糖尿病人,特别是血糖值超过11.1mmol/L者,应该选择吸收快的部位进行注射,如腹部。此外,腹部注射还适合短效胰岛素和中、短胰岛素搭配的糖友。而长效胰岛素一般没有部位限制,为了区分短效胰岛素常用部位(腹部),可以注射于臀部。此外,臀部注射适合中、长效胰岛素,特别是注射中效胰岛素的糖友希望作用时间久一些,也可以注射臀部。4、如何正确使用胰岛素注射器?注射胰岛素可采用胰岛素专用注射器或胰岛素笔两种注射器,这两种工具都具有操作简单、计量准确、针头尖细等优点,方便糖尿病患者独立操作,并减少了患者的疼痛感。无论是专用注射器还是胰岛素笔的针头,均为一次性用品,这就意味着在注射一次后就应更换针头。针头重复使用会使针头变钝、增加疼痛感,甚至可能引发皮肤感染。在使用这些注射器时应注意在不使用时一定要盖上针帽,不要让针头接触到药物和皮肤意外的其他物品,防止意外接触到其他物品造成的污染,避免皮肤感染。由于用过的注射器内会残存少量剩余的胰岛素,因此一支注射器应始终用于一种胰岛素,用过的注射器应在室温下保存。另外,胰岛素注射治疗中,应保证胰岛素笔用针头和胰岛素注射器一次一换。重复使用会影响注射胰岛素剂量的精确性,并导致皮下脂肪增生和硬结的产生,从而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导致血糖控制不佳。七、使用胰岛素会“上瘾”吗?药物成瘾,是心理上的依赖。从严格意义上讲,胰岛素并不是一种药,而是人体自身分泌的一种生理激素。实际上,每个人都离不开胰岛素,没有胰岛素,机体就不能完成新陈代谢,生命也就无以维系。毒品并非生理或医疗所需,对身心健康有百害而无一利,使用后会产生严重的心理依赖,因此吸食者往往越陷越深而不能自拔,甚至为了获取毒品不顾一切、铤而走险。而应用胰岛素,能很好地控制血糖,改善和恢复患者胰岛B细胞的功能,对改善患者病情及预后大有益处。即使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也是因病情的需要,这与近视眼需要戴眼镜、听力障碍者需要戴助听器是同一道理,跟毒品成瘾完全是两码事。另外,有些糖友担心,应用胰岛素说明病情很严重,以后再也停不了,或者用其他药物就无效了。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应用胰岛素治疗是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作出的判断,有些患者在血糖得到良好控制以后可能减量或者停用胰岛素,有些患者不能停用胰岛素可能是因为合并某些严重并发症或者不能口服降糖药物等。随着科学进步,更多的降糖药物不断涌现,胰岛素不是唯一降糖药物,临床医生会根据每位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降糖方案。八、注射胰岛素有什么不良反应?胰岛素不良反应:1水肿,特别是胰岛素注射的早期,可能会引起脚踝以下的水肿,引起体重增加;2.过敏,极少数的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3.使用动物胰岛素可能会出现胰岛素的抗药性;4.低血糖,胰岛素注射过量或者注射之后没有及时吃饭或者运动量过大,可能会发生低血糖;5.屈光不正,早期给予注射胰岛素之后,血糖波动可能会出现屈光不正,血糖稳定之后这种症状消失;6.注射部位的皮下脂肪萎缩。九、胰岛素泵怎么应用?胰岛素泵就是注射胰岛素的一种工具,胰岛素泵主要由泵、小注射器和输液管组成。胰岛素泵的使用方法是很简单的,它其实就是一个模拟人体胰腺功能的工具,患者只需将胰岛素注入胰岛素泵内,然后再将其佩戴在身上,设定好基础量和每餐前大剂量就可以了,这样胰岛素泵内的胰岛素就会慢慢注入到患者的体内,一般来说可以维持患者一天所需的胰岛素,此外在使用胰岛素的时候糖尿病患者也要注意,不能让其处于过高的温度中,胰岛素泵的温度不能够超过45度。十、胰岛素除了皮下注射,还有其他给药方式吗?目前除了皮下注射胰岛素,还有吸入型胰岛素及口服胰岛素。吸入型胰岛素主要是经肺部给药,需要一套专门的给药装置,因其吸收率低,较皮下注射胰岛素使用剂量要高,而且已经存在有肺部基础疾病的患者和吸烟者不推荐使用吸入型胰岛素,其最大的优点就是无需注射,规避了注射胰岛素的弊端。目前吸入型胰岛素正在进行III期临床研究。口服胰岛素由于存在较多技术障碍,目前正在研发阶段,希望糖友们拭目以待。通过以上学习,您是不是对胰岛素有了更多了解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yf/169934.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yf/169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