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diabetes分型与预防1糖尿病的分型作为常见的一类终身性疾病之一,糖尿病在临床分为4大类型,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1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又叫青年发病型糖尿病,这是因为它常常在35岁以前发病,占糖尿病的10%以下。1型糖尿病是依赖胰岛素治疗的,也就是说病友从发病开始就需使用胰岛素治疗,并且终身使用。原因在于1型糖尿病病友体内胰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已经彻底损坏,从而完全失去了产生胰岛素的功能。在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的情况下,就会引起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出现糖尿病。2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2型糖尿病病友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的胰岛素的分泌。但到后期仍有部分病人需要1型糖尿病那样进行胰岛素治疗。3妊娠糖尿病
妊娠前已有糖尿病的患者妊娠,称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糖尿病,又称为妊娠期糖尿病(GDM)。糖尿病孕妇中80%以上为GDM,糖尿病合并妊娠者不足20%。GDM患者糖代谢多数于产后能恢复正常,但将来患2型糖尿病机会增加。糖尿病孕妇的临床经过复杂。对母儿均有较大危害,必须引起重视。4其它类型糖尿病
其它类型糖尿病包括一系列病因比较明确或继发性的糖尿病,这些糖尿病相对来说比较少见。2糖尿病的误区及预防1糖尿病饮食误区误区1: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细粮有患者认为,只要一吃细粮血糖就高,所以不敢吃。细粮含纤维少,消化吸收比较快,血糖升高必然也比较快。其实,消化吸收快也有好处:年老体弱、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吃细粮反而对身体有益。对于这类人,吃粗粮吸收不了,还会使胃不舒服,并可能因消化不良、缺乏能量而影响身体健康状态,因此,要考虑粗细搭配。
另外,粗细搭配时也要考虑患者的体质。对于体质较差,身形瘦弱的人,少吃粗粮;而对于肥胖,身形健壮的人,可以稍微增加粗粮的比例。
此外,多吃蔬菜也是增加膳食纤维的方法,而不仅仅是进食粗粮才能增加纤维。误区2:糖尿病患者不应吃水果水果不但能促进消化,平衡人体的酸碱度,有利于降低血液粘稠度,而且富含的果胶、果糖、钾元素、维生素等都对人体肠道健康和整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所以糖尿病人可以适量的吃些水果,比如苹果、梨、橙子等每日不超过半斤,另外可以在运动前吃,既能帮助肌肉更好工作,也能在运动中消除果糖摄入的影响。而水果的品种,热带水果少吃,比如荔枝、芒果、香蕉、桂圆等,因为这些水果比较甜。误区3:“无糖食品”可以随便吃
很多患者错误地认为,市场上销售的“无糖食品”不含糖,可以随便吃,不需要控制。其实,所谓的“无糖食品”只不过是不含蔗糖而已,有些则是加入了甜味剂(如木糖醇),这些甜味剂可增加食品的甜度,但不增加食品的热量。但是,“无糖食品”毕竟都是淀粉做的,与米饭、馒头一样,吃多了同样会导致血糖升高。因此,不可被“无糖”二字所迷惑,不加节制地大量食用。2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糖尿病不可怕,怕的是并发症;糖尿病不算病,并发症才算病。这都是在于强调,早期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性。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应突出“六个点”:“多学点儿”,多学点有关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和防治方法,有助于配合医生的治疗;“少吃点儿”,适当减少热量摄取,戒烟限酒,均衡饮食,低盐、低脂、高纤维、维生素充足,纠正高血脂;“勤动点儿”,增加体力活动,有利于避免肥胖、减轻胰岛素抵抗;“保暖点儿”,寒冷刺激易引发呼吸道等感染及脑溢血、心肌梗塞等严重并发症,故应注意防寒保暖;“放松点儿”,保持平常心,劳逸结合;“常查点儿”,包括自查、医院检查,主要进行眼底、心脏、肾脏及神经系统、足部检查,争取早发现、早治疗。服务--欢迎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白癜风医院乌鲁木齐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zl/165467.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zl/165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