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和上一篇是比较系统的介绍关于糖尿病的知识,第三十五篇是关于糖尿病的治疗。

糖尿病的治疗:饮食、运动、教育、自测、药物。让糖尿病患者达到空腹血糖:6mmol/L,糖化血红蛋白:7%,餐后血糖:8mmol/L。

糖尿病的饮食:

糖尿病患者的主食如果一天安排五两的话,可以这样:早一两,午二两,晚二两。这里指的主食包括米和面,所说的五两是生米和生面,不是煮熟的。一般来说二两生面相当于半斤熟面。如果依然有饥饿感可吃大叶蔬菜,可以吃粗粮,还有口味要淡,因为重口味可增进食欲。

糖尿病的运动疗法

提倡有规律的运动,每次半小时至一小时,每天一次或每周五次,活动强度应达到有氧代谢水平,最大活动强度可用运动时脉率估算,脉率=-年龄。但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均适用于此疗法,运动疗法的方案应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制定,因为这牵扯到糖尿病的并发症及安全问题。

自测血糖:

(1)血糖控制非常差或病情危重而住院治疗者应每天监测4~7次血糖或根据治疗需要监测血糖,直到血糖得到控制。

(2)采用生活方式干预控制糖尿病的患者,可根据需要有目的地通过血糖监测了解饮食控制和运动对血糖的影响来调整饮食和运动。

(3)使用口服降糖药者可每周监测2~4次空腹或餐后血糖或在就诊前一周内连续监测3天,每天监测7点血糖(早餐前后、午餐前后、晚餐前后和睡前)。

(4)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可根据胰岛素治疗方案进行相应的血糖监测:①使用基础胰岛素的

患者应监测空腹血糖,根据空腹血糖调整睡前胰岛素的剂量。②使用预混胰岛素者应监测空腹和晚餐前血糖,根据空腹血糖调整晚餐前胰岛素剂量,根据晚餐前血糖调整早餐前胰岛素剂量。③使用餐时胰岛素者应监测餐后血糖或餐前血糖,并根据餐后血糖和下一餐前血糖调整上一餐前的胰岛素剂量。

药物的治疗:主要有六类。

1、磺脲类:作用是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服用时间:餐前半小时服用。我们一般使用第二代,代表的有格列美脲,格列奇特,格列吡嗪,推荐的是小剂量开始,每周增加一次剂量,直到取得良好效果。主要的副作用是低血糖,其次是体重增加。

2、双胍类:作用是减少肝糖原异生及肝糖输出,促进无氧糖酵解,增加骨骼肌的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抑制或延缓胃肠道葡萄糖吸收,改善糖代谢。本类药物不降低正常血糖,单独应用时,不会引起低血糖。双胍类可以和胰岛素联合应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禁忌症和磺脲类相同,乳酸酸中毒,严重缺氧,心衰,严重肝肾疾病,哺乳期禁用。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症状。

3、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减轻胰岛素抵抗,三级以上心衰患者,酮症,转氨酶高于正常2.5倍。罗格列酮和比格列酮,这类药物可以使绝经前无排卵型妇女恢复排卵。

4、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在小肠粘膜刷状缘,可竞争抑制葡萄糖淀粉酶、蔗糖酶、麦芽糖酶、抑制糖类分解,延缓葡萄糖吸收,降低餐后血糖,但对乳糖酶无抑制作用,不影响乳糖的消化吸收。该药物可使蔗糖分解为果糖和葡萄糖的速度更加缓慢,因此如果发生急性的低血糖,不宜使用蔗糖,而应使用葡萄糖纠正低血糖反应。蔗糖包括:冰糖、白砂糖、棉白糖和赤砂糖,代表药物是:阿卡波糖。不良反应主要是消化道症状。服用是进餐时嚼服。

5、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也是胰岛素促泌剂,代表药物:瑞格列奈(很少发生低血糖)和那格列奈。饭前0-30分钟服用。

6、其他口服降糖药:口服的DPP-4抑制剂,机制: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目前在国内上市的DPP-4抑制剂为西格列汀、沙格列汀和维格列汀。

GLP-1受体激动剂:目前国内上市的GLP-1受体激动剂为艾塞那肽和利拉鲁肽,均需皮下注射。

7、胰岛素:2型糖尿病下列情况使用胰岛素:1、高血糖状态,乳酸酸中毒,糖尿病酮症,2、血糖控制不良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3、神经病变导致严重腹泻和吸收不良,4、合并严重感染,创伤、手术、心梗,脑血管意外。5、肝肾功能不全和重症糖尿病肾病,6、妊娠,7、磺脲类原发性和继发性失效。8、显著消瘦和新诊断的严重2型糖尿病。9、需要使用激素。

喜欢我的文章,请







































有什么方法治白癜风
北京去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zl/166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