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子,一个世代家传的养生配方;糖尿病,一个医生20年的坚持。

年,聂文涛医生看到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衰竭,决定把家传桑黄丸改制成桑黄子营养干预。来延长患者生命,降低并发症的危害。糖尿病的认识由此改变,比如说先健康、后血糖平稳、良性血糖升高,血糖波形分析等等。欢迎进入《聂文涛糖尿病微课堂》。我是温旎。上一期我们讲了《代谢训练与糖尿病并发症的恢复》。本期我们谈一谈

焦虑与糖尿病

首先我们对焦虑进行一般性的介绍。

焦虑是常见的人体情绪反应。比如有一些人在公众面前演讲,或者突然面对自己或家人生病的情况,或者突然丢失财务,会表现出非常焦虑的情绪。

如果这种情绪是一过性的,几个小时或者几天会释放消失恢复平静的话,那么这是很正常的情绪,不用特别的担心。但是如果这种情绪长时间存在影响生活,那么就可能是属于一种病理状态,简称焦虑症。

到底是焦虑情绪还是焦虑症?区分也不是很严格的。一种主要区分的办法是情绪影响的时间。如果这种过度和不现实的担心超过至少6个月,并且至少包含下面的7种情况中的3个,被认为是一般性焦虑。比如不安、疲劳、难以集中、易怒或爆炸性愤怒、肌肉紧张、睡眠障碍,还有人格变化。比如说变得不那么社交了,不愿意和大家说话,不愿意出去活动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引起焦虑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由不是心理性的原因导致的,而可能是其他的疾病导致的。比如说维生素B1的严重缺乏,还比如说低血糖综合症。低血糖问题,我们在下面再详细的讲。还比如说这种边缘叶病变。如果这种焦虑过度的话,医院就诊,排除焦虑的这个根源。

下面所讲的内容主要针对一般性焦虑的人群。

首先我们下面讲一下焦虑对血糖的影响。

焦虑本身这种状态通常是伴有生理变化。它不仅仅是一个情绪的问题,而且也是一系列生理反应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亢进。植物性神经系统也叫自主神经系统,甚至叫内脏神经系统。比如说心脏的跳动、呼吸,还有内分泌的一些相关神经。植物神经靠人的这种主观意识不能够来改变它的。植物神经系统主要分为两类,一种叫交感神经系统。它出现亢进的时候,就会表现为心跳加速,血压上升,皮肤苍白,手心出汗,口干舌燥,呼吸变深等。还有副交感神经亢进,比如说尿溢或者尿频繁、恶心、呕吐或腹泻,甚至大小便失禁,这是比较严重的情况。焦虑时这些生理活动属于一个亢进的状态。显然这些心理活动都需要能量供给,所以这个亢进的状态需要的能量会更多。这会引起一种血糖的病理性需求和供给出现不平衡,也就会导致高血糖、低血糖,或者相对低血糖。所以焦虑不仅是一个情绪的问题,它也可能引起人体血糖的波动。

下面我们讲一下这个焦虑对饮食的影响。

人在面对压力的时候,可能反应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有一些人他感到有压力的时候,可能去花钱、逛商场、逛淘宝,进行一个发泄。也有人可能去做运动,去跑步。那也有人可能去打乒乓球等等来释放压力。

有些人表现为饮食方面的不同寻常的变化。比如出现暴饮暴食,无意识的不停的吃东西,还有可能表现为没有食欲。对于饮食这种影响,会导致出现不合理的进食时间,不合理的营养搭配,出现胃部不适等问题。这就导致人体消化吸收、代谢转化等一系列生理活动出现紊乱。生理活动的紊乱会引起人体血糖波动,就是高血糖和低血糖频繁出现,不利于身心稳定。我也给大家介绍一个科学研究,瑞典哥德堡大学做的进行了35年的研究:对名市民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调查显示,如果是有长期的慢性压力情况下,就是焦虑这种情绪,生活的人比没有长期或者周期性的焦虑产生的人,发生糖尿病的概率要高,那么大约高45%。也就是,焦虑容易诱发2型糖尿病。那么这是一个统计学上的概念,仅仅作为焦虑对糖尿病发病影响的一个参考。

前面我们讲了焦虑对血糖的影响,这里我们反过来谈,就是血糖对焦虑的影响。

第一,大家因为自己得糖尿病,一般情况下认为是高血糖,然后认为糖尿病不容易恢复,或者是糖尿病并发症对身体的损害非常大,产生情绪上的波动;从而产生焦虑情绪。

第二,讲一下低血糖刺激可以引发焦虑。

糖尿病人是常常会发生低血糖刺激的,这个是聂医生多次特别强调的问题。甚至有的时候一些高血糖现象可能是低血糖刺激的结果。比如说苏木杰现象:早上起来发现血糖高,这可能是凌晨,更早一点时间时出现了低血糖刺激引起的。

血糖是大脑活动及其他生理活动,包括肌肉,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也可以说叫燃料。当血糖不足时,人体为了生存,维持生命的需要,可能出现的一个动作,将次要的生理活动和精神活动开始降低,或者关闭。并且,人体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在这种情况下,人体就会释放大量的各种激素,来试图调节血糖。

这里面我介绍一下,比如说肾上腺激素,它也是人体面临压力,就比如说低血糖本身是一个极大的生存压力,它会突然陡升,上升之后它会增加血糖和乳酸。有研究表明,高肾上腺激素就会导致人出现焦虑、恐慌,甚至暴力。这个暴力可能表现为脾气暴躁,出现家庭暴力,甚至出现街头暴力。

总而言之,就是低血糖综合症,低血糖本身可引起焦虑。这个不是由于担心而发生的,它是一种病理性的反应。

聂文涛医生说,糖尿病人要避免低血糖刺激。低血糖刺激,可以引起较长时间的血糖升高。低血糖刺激对人体损害是非常大的,可以引起一系列健康问题,而焦虑只是其中的一个而已。我们看到避免低血糖刺激,也可以减少焦虑的发生。

那么我们接下来介绍一种可以减轻这个焦虑的方法。

聂文涛医生曾经建议:有焦虑的患者可以尝试进行运动。

为什么说运动可以减轻焦虑呢?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正常的焦虑产生于释放过程。

焦虑通常是正常的情绪反应这个过程。无论人或者动物,尤其是在我们祖先生活的年代,经常需要打猎,为了生存,或者遇到老虎,猛兽,就会遇到这种有害事件,攻击或生存威胁常常发生。于是人体就有了这样的一个急性的应急反应机制,为了战斗或逃跑做准备。这就是一个调动人体各种激素进行大量释放,来为这个战斗提供能量的一个准备过程。这个过程也叫急性应激反应,或者叫过度反应,也有叫战斗或者是逃跑反应。首先身体内释放了大量的一系列的激素,使得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激素升高等等。从情绪上来看,这个反应就导致不安、紧张、心跳加快、血糖升高、焦虑情绪出现。这时候,动物或者人,经历的这个焦虑情绪是一个短暂的情绪,实际上是为了人体进入战斗和逃跑状态。接下来这个焦虑会转化为愤怒,进入战斗状态;或者焦虑转化为恐惧,进入逃跑状态。无论身体进入战斗状态还是逃跑状态,都会进行大量的运动状态。不仅包含身体上的一个运动,实际上也包含着精神上的高度紧张的与兴奋的一个能量消耗状态。这使得调动起来的能量或激素,会在战斗或逃跑过程中消耗与释放,从而情绪也会重新恢复平静。这是一个正常的焦虑的出现,引发人体自我保护能力,为进入战斗或逃跑状态进行准备的一个过程。这个是一个正常的焦虑的产生于释放过程。

如果这个过程出现干扰,就会出现问题。有的人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事情而焦虑,只觉得自己一直在焦虑;或者焦虑的事情,好像是已经不在乎了,或者是已经过去了,但是体验最深的是焦虑本身,甚至有可能为了焦虑而焦虑。这就是无名焦虑,或者叫做漂浮焦虑。焦虑情绪来临之后,又没有很快进入战斗或逃跑状态,就是说这个焦虑的情绪又没有一个释放的出口,于是焦虑的情绪在无限的延长,那么这种焦虑的情绪会对人体产生比较大的副作用。

从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运动的确可以缓解一般性焦虑。

所以提倡大家也尝试爱上某种运动,让身体有机会,偶尔进入这种战斗或逃跑状态,是有利于这种情绪的转化与释放的。

聂文涛医生说,合理的运动,也是一种代谢训练。糖尿病人,这个运动原则就是要短暂、多次骨骼肌兴奋,情绪兴奋,但是不要时间过长。这些内容也写在《有效康复糖尿病》这一本书中。

最后我给大家总结一下本期所讲的内容。

糖尿病患者如何面对焦虑?

第一个就是正确认识焦虑。

(1)焦虑是正常人也会有的一种情绪。

(2)要避免把焦虑情绪与错误的饮食或行为方式关联;

(3)进行适度的接纳与转移情绪,

第二点,正确认识血糖变化,避免血糖变化引起心理焦虑。

关于这点可以推荐书,比如《有效康复糖尿病》,或者是《聂文涛糖尿病健康管理指南》;也可以在喜马拉雅上些音频。比如说《聂文涛讲糖尿病》,《石松说糖尿病》,还有《极简糖尿病》,《聂文涛糖尿病微课堂》。

后两个也都是我来给大家讲的。

第三点,采用平衡饮食,避免低血糖刺激引起生理性焦虑。

第四个,进行合理运动,适时进行焦虑情绪疏导和释放。

第五点,如果有必要,请进行全面检查,积极去除焦虑的原因。

我们说一种治疗方式总是伴随失败的结果,人们应该对这种治疗方式产生怀疑,这是想要战胜糖尿病的医学家应该持有的基本态度。聂文涛医生《有效康复糖尿病》介绍的就是另一种治疗理念及其效果。

有关糖尿病问题咨询和个性化健康指导,可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zl/1694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