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糖尿病患者居高不下,网上有许多的灵丹妙药说是可以治愈糖尿病,只要你咨询一下真正的专家,无一例外,全否。专家的观点几乎是一致的,他们认为,就目前医疗状况及医疗水平而言,只能做到有效地控制病情。一旦患病,必须长期接受合理的治疗和进行严格的自我管理,才能有效地控制糖尿病的发展,延缓其并发症的发生或加重。我遇到的专家都认为,不论病情轻重,只要是糖尿病患者,不管血糖水平如何,都要始终坚持治疗。当然,治疗不仅仅是药物治疗,而是包括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和药物疗法等三大治疗方法。否则,可使病情反复和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我的血糖值在8上下持续了十多年,一直没吃药,因为身体没有什么不适,所以我一直认为,我只是血糖有点高,不是糖尿病。最近一次体检,血糖值空腹达到了11。医生说,这是病,一定得吃药。

真的一定得吃药吗,不吃药真的不行吗,我相信科学,糖尿病是医学界尚没攻克的难题,药,只能控制,无法治愈。但与此同时,我还相信另一种说法,坚持运动,会血糖回到正常值。

日前,年过六旬的老人,原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曹林先生把自己战胜糖尿病的亲身经历写了上下两册的书。因为他战胜糖尿病的方法,就是坚持在北京的奥森公园跑步,所以老先生给书取名为《奥森日记》。

年末,曹林被确诊为患有重症糖尿病,并伴有高血压、抑郁症。为了对抗疾病,他在奥森公园开启了“跑步生活模式”。

由作家出版社近日出版的《奥森日记》,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曹林14年的“跑步生活”: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从上楼都困难,到能够在4小时内完成马拉松全程,并在60岁达到国家3级运动员成绩。曹林不仅有效控制了血压以及被认为不治的糖尿病。

在《奥森日记》中,曹林透露,原先的自己是个身高,体重斤的大胖子。由于常常在讲堂上感觉头晕要摔倒,到医院检查,发现餐后血糖值已经达到30左右,是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的前兆。医生告知:糖尿病是不可治愈的,需要终生服用药物,或依赖胰岛素来生活。

原本情绪跌入谷底,一个护士的话给他带来了希望:“你别灰心,曾经有人靠跑步控制了糖尿病,但是也需要为此终生坚持不懈,不知你是否能有这种决心和毅力。”

从那时起,曹林开始坚持跑步,风雪严寒,从未停止,一直跑到了现在。从靠吃药或注射胰岛素控制疾病的糖尿病人,到不用任何药物控制血糖的正常人;从只能跑很短的距离,到能用四十几分钟跑完十公里的路程。现在,他已由以前的大胖子,变成身材略显消瘦的跑步达人。

“我常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奥森公园)里跑步,那里的人称我为‘奥森老人’。我也到各地去跑马拉松,游览名山大川,结识各种各样的朋友,而他们经常用网名称呼我——‘黑龙’。”曹林写道。

在写作方面,曹林推崇的是海明威和米兰·昆德拉。他赞赏海明威的平静简练、新闻报道式的格调,以及昆德拉笔下时时流露的幽默深邃的哲理。他说:“我喜欢平实和厚重,喜欢真实的事情。我尽力用更文艺一些的方式书写我的生活,有的像游记,有的是散文,有的是随笔。最终,它们又可能什么都不是,只是我近15年糖尿病和跑步生活的一段段历史记录。”

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徐则臣在阅读该书后感慨:“跑步是作者十几年如一日的‘生命姿态’,他奔跑着甩掉了恼人的过量脂肪、高血压、糖尿病、抑郁症,奔跑着迎来了健康的体魄、清朗的心神、精彩的生活,还有这本兼具启发性、借鉴性与阅读性的《奥森日记》。”

中国女子马拉松纪录保持者孙英杰则表示,年,她第一次在奥森公园里与黑龙老师邂逅,两人曾共同冒着小雨跑步。往事温馨,而“时隔六年,我们仍旧一同奔跑在马拉松的路途上,正如黑龙老师所说,我们要珍惜生命的每一天,人生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曹林老先生令人敬佩,值得学习。虽然没有什么症状,但我打算今天空腹云测个血糖,如何血糖居高不下,我要效仿曹林老先生,开启我的跑步生活模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zl/174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