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身体运动越来越少,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这时候很多人都可能会觉得,糖尿病是中老年人才得的病,离自己很远。其实,近得可怕!糖尿病以前主要在中老年人中发生,现在却越来越年轻化了。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急剧拉升。首先我先引用一段数据给那些认为糖尿病还离我们很远的人:国际糖尿病联合会的研究表明,中国是全世界糖尿病最流行的国家,以1亿1千万糖尿病患者稳居榜首,发病率达11.6%。也就是说每十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会有糖尿病。中国的糖尿病人口占了全世界糖尿病人口的1/3。但更令人担忧的是,在被调查的人当中,有一半的人血糖达到了前期糖尿病的水平。换句话说,他们的血糖已经高得离谱,只是还不足以被确诊为糖尿病,如果不采取措施及时改变生活习惯,大部分糖尿病候选人在十年之内就会发展成糖尿病人。普及糖尿病的防治知识刻不容缓。中国糖尿病现状先说大家认知的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糖尿病的原因是因为吃了太多的糖。其实糖尿病的引发原因很复杂,在饮食上不仅仅与吃了太多糖分有关,也包括摄入了太多的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以及动得太少。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糖尿病的危害不在于本身,而是由于血糖异常带来的并发症,可能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常见的糖尿病症状。1、经常口渴,尿频尿急特别是1型糖尿病,还有2型糖尿病后期,出现这样情况可能性更大。血糖高的时候,身体会想办法降糖,会调用体内各处的水分,来帮助肾通过排水,冲走糖。严重的糖尿病患者,尿液还有一些甜味。2、无力,精神不好,头疼糖尿病人胰岛素抵抗严重,胰岛素失去效果了,血糖无法进入细胞中,不能给你供能。你可能出现莫名头晕,头疼。无论你吃多少糖,都无法进入细胞,还可能会加重胰岛素抵抗。当细胞没有了能量,你自然会感觉到无力,精神不好。3、特别馋,吃不饱,和饿死鬼一样多饮、多尿,多吃,是糖尿病人的三多症状。贪吃,不仅是糖尿病人主要症状,也是病因,吃太多,高热量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反过来,胰岛素抵抗也会导致你更容易饿,贪吃。其实,真因不是病人馋,而是细胞饿了。可以思考一下,血液里有那么多糖,却无法进入细胞。细胞很饿,肯定会让你不断的吃吃吃,最后,多余的糖都储存起来,导致脂肪肝,内脏脂肪增加,越来越能吃,越来越胖。这就是糖尿病的恶性循环。4、莫名其妙变瘦糖尿病真的不一定是胖子,在中国就有很多人看着很瘦,却是非常严重的糖尿病。而且,很多人可能会莫名其妙的变瘦,怎么吃也不胖,看起来还不健康,因为糖尿病人一般都有消化问题,吃了不吸收。而且,胰岛素不仅仅降血糖,还有防止肌肉流失和脂肪分解的作用。特别是对于1型糖尿病,或者2型糖尿病晚期,如果胰岛素功能失常,身体就会分解脂肪和肌肉,从而导致体重下降。5、伤口特别难治愈小朋友的伤口愈合特别快,但是,对于糖尿病人,一些小划伤需要很久才能愈合,这也是血糖高导致的。血糖高导致炎症,并损害免疫系统的有效修复能力。6、视力下降厉害,视力模糊视力模糊,不一定是眼睛度数升高了,可能是血糖高了,很多人发现,通过低碳饮食下降血糖后,视力都改善了。血糖高,容易导致晶体肿胀,导致变形,导致视力模糊。血糖稳定后,晶体就会恢复正常,视力也会恢复正常。7、皮肤变黑,特别是脖子出现黑皮太阳可以晒黑你,血糖高也会让你的皮肤变黑,黑棘皮病是糖尿病人的一个常见症状。年,科学家对10-18岁患有黑棘皮病的青少年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62%的黑棘皮病患者具有胰岛素抵抗,同时患有肥胖和黑棘皮病的人,这一比例更是高达80%。8、脚趾头麻木,经常有针刺痛感坐太久或者蹲太久,都有可能有这种麻木和针刺的感觉,这个很正常。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会莫名其妙的有这样的感觉。因为,血糖高会损害脚部神经,导致麻木和刺痛感,医学术语是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血糖稍微一高就会出现这个症状,有研究发现,49%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和50%的新诊断糖尿病患者,都有周围神经病。9、皮肤瘙痒,水泡,皮疹问题不断皮肤病很烦人,很多人年纪轻轻就一身皮肤病,大部分人觉得是个人卫生问题,实际上,血糖高也是一大诱因。很多人降低血糖后,很多皮肤问题都自动消失了。血糖高会导致炎症,干扰健康的新皮肤细胞,替代旧皮肤的能力,很容易出现瘙痒性皮疹或疼痛性水疱。经常性的皮肤瘙痒,这是糖尿病早期的症状。那么。糖尿病患者该注意哪些?正常人又该怎么预防糖尿病呢?糖尿病患者该注意哪些?对于已确诊的糖尿病的患者,要做好定期体验,最好半年或1年做一次全身的体检。当然,条件允许,还要用家用血糖仪定期测血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zz/173251.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zz/173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