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求的团体标准,加快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进程,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组织专家对《2型糖尿病湿热证临床诊断标准》《2型糖尿病性肾病湿热证临床诊断标准》《糖尿病性冠心病湿热证临床诊断标准》3项标准的科学性、实用性等方面进行立项审查。经过专家审查同意上述3项标准项目立项,并经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以公告。
1.2型糖尿病湿热证临床诊断标准
2型糖尿病已成为威胁全球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湿热证在2型糖尿病中的比例不断升高,研究显示,湿热证在2型糖尿病中占30.7%。但既往2型糖尿病的证候诊断标准中,湿热证的诊断标准未完全统一,有关“湿热”的表述大多结合了个人的临床经验,术语定义不规范,诊断条目缺乏诊断权重,影响了临床和科研对湿热证研究的规范、一致和可重复。基于此,依托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专项“湿热证在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演变规律及其核心病机和辨证标准的系统研究”和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糖脂代谢性疾病中医湿热证的生物学基础和有效方药干预疗效机制研究”,本标准系统回顾既往2型糖尿病湿热证相关文献基础上,结合证候最新研究进展,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筛选条目,运用德尔菲法对条目进行修正和权重赋值,结合对本专业领域专家的深度访谈来进一步完善,形成2型糖尿病湿热证临床诊断标准,为相关临床诊疗与科研工作提供可参考的标准规范。(此部分内容由项目组提供)
2.2型糖尿病性肾病湿热证临床诊断标准
2型糖尿病性肾病是指由2型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脏病,是2型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已成为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研究显示,湿热证在2型糖尿病性肾病中的比例达32.8%。既往2型糖尿病性肾病湿热证中医辨证缺乏统一标准,大多依据现有教材和个人的临床经验,主次症状界定不清晰等情况,严重影响其诊断的规范性、一致性及可重复性。基于此,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专项“湿热证在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演变规律及其核心病机和辨证标准的系统研究”资助下,本标准在系统回顾既往2型糖尿病性肾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最新证候研究进展,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建立条目池、规范相关术语及其定义,由专家进行多轮论证,结合临床实际完成诊断条目的筛选,运用德尔菲法对条目进行修正和权重赋值,结合本专业领域专家的深度访谈进一步完善,形成2型糖尿病性肾病湿热证临床诊断标准,为相关临床诊疗与科研工作提供可参考的标准规范。(此部分内容由项目组提供)3.糖尿病性冠心病湿热证临床诊断标准
近年糖尿病发病率急剧增高,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又一大疾病,而在糖尿病合并症当中,糖尿病性冠心病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首要因素。研究显示,湿热证是糖尿病性冠心病主要证候之一,占31.2%。既往糖尿病性冠心病湿热证缺乏辨证标准,医生在临床实践中的证候诊断,大多结合现有教材和个人的临床经验,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性冠心病湿热证候诊断的规范性、一致性及可重复性。基于此,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专项“湿热证在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演变规律及其核心病机和辨证标准的系统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调肝启枢化浊法防治糖尿病冠心病效应特点及机制研究”资助下,本标准在系统回顾糖尿病性冠心病湿热证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建立条目池、规范相关术语及其定义,由专家进行多轮论证,结合临床实际完成诊断条目的筛选,运用德尔菲法对条目进行修正和权重赋值,通过对本专业领域专家的深度访谈进一步完善,最终建立糖尿病性冠心病湿热证诊断标准,为相关临床诊疗与科研工作提供可参考的标准规范。(此部分内容由项目组提供)(标准化办公室发布)
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