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而恶心、呕吐是化疗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严重的胃肠道反应使患者进食量减少,营养物质摄入不足,体重下降,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从而影响化疗正常进行,甚至终止治疗,因此及时评估患者的营养不良风险,并给以针对性营养支持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对患者实施营养支持,主要是采取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

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营养素直接经肠道吸收、利用,有助于维持肠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完整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是一种有效、安全、简便的营养方法。本研究抽取年3月至年12月在我院内科进行化疗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肠内营养支持及个体化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年3月至年12医院内科进行化疗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3例,女27例,胃癌、肠癌、食管癌和肝癌各为30、25、8、7例,患者入院前两个疗程均采用临床肿瘤内科规范化治疗,后两个疗程增加肠内营养支持及个体化护理。

1.2护理方法

肠内营养,护理是关键。主要分三大块内容:患者营养评估、营养制剂的选择以及肠内营养的途径、给予方式;肠内营养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调“三度”浓度、速度和温度)。

1.2.1营养风险筛查

首先采用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制定的营养评定方法即营养风险筛查(NRS),营养师先运用该工具对化疗的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对NRS3分的患者,营养师会接着用总体主观评分法PG-SGA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营养风险等级评定,再根据评分对伴有营养风险的患者进行营养支持,而营养支持途径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到胃肠功能,也要考虑到摄入量是否足够,首选肠内营养,可经口或管饲。

1.2.2肠内营养评估

营养师对营养不良的患者进行肠内营养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肠内营养制剂种类和剂量的选择。最后还要进行详细的营养指标监测。

1.2.3营养制剂种类和剂量的选择

首先对于化疗患者肠内营养首选口服,对于有胃肠道功能的患者来说,肠内营养制剂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和有无特殊禁忌。胃肠道功能较好的患者可以选择匀浆膳制剂;有胃肠道功能或部分胃肠道功能的患者可选择整蛋白型制剂,此为非要素膳,以整蛋白为氮源:含牛奶配方,无乳糖配方,含膳食纤维配方(能全力为代表);对胃肠道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如胰腺炎、炎性肠道疾病、放射性肠炎、肠瘘、短肠综合征等)可选择要素制剂,如百普力,特点:易吸收,无渣或少渣;还有根据疾病需求选择特异型肠内营养制剂,比如肺疾患者用膳食:益菲佳,糖尿病用膳食:瑞代、益力佳,免疫增强型膳食:瑞能(肿瘤病人),高能量整蛋白:瑞高;对于剂量的选择,由营养师根据患者的情况,算出一天的能量需求,再减去摄入的食物量,剩余的由营养制剂来提供,大部分患者,一般一天摄入一瓶毫升的营养液再加以正常的三餐即可。

1.2.4肠内营养途径和输注方式的选择

肠内营养的途径,目前在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中首选口服,对于术后进行化疗的患者,则根据其安置的管道,来给予输注营养制剂,主要由以下几种:鼻胃管、鼻空肠管、胃造瘘、空肠造瘘;这几种方式的选择主要根据一个评估图如下:

肠内营养输注方式的选择有三种,

第一种为一次性输注:优点操作简单,缺点胃肠道并发症多,仅适用于插鼻胃管和胃造口的患者;

第二种为间歇性重力滴注:优点操作简单,患者有较多的活动时间,缺点胃肠道并发症较多,适用于鼻饲喂养的患者;

第三种连续泵注:优点胃肠道并发症最少,营养吸收最好,缺点活动时间少,适用于危重病人鼻饲的患者。

胃残余量监测:

①首日肠内营养:ml,20?30ml/h,测GRV(胃残余量/6h;

②GRVml,注回,次日起加20ml/h;

③GRVml,遗弃,减量20ml/h,并使用胃动力药;④GRV在?ml之间,维持现有速度不变,并加用胃动力药;⑤以上方式无效,改鼻空肠管,同时使用肠外营养。

1.3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前后营养指标-体重变化,观察记录患者在行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前后化疗的不良反应(血象异常)、肠内营养的并发症、平均住院天数等。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结果

研究数据显示本组70例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支持疗法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70例患者都顺利完成化疗的疗程,无死亡病例,同时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体重减轻、化疗不良反应与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前相比都普遍减少,其中肠内营养个体化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对较少,恶心呕吐的有3例,导管堵塞的有2例,腹泻的2例,导管脱落的1例,高血糖的1例。

3讨论

肿瘤患者有营养风险,应接受营养筛查以早期识别需要接受评估和制定营养治疗计划的患者,以便早期启动营养干预。营养筛查和评估,进行适当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必不可少,表1和表2结果显示,肠内营养支持对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或降低不良反应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化疗期间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机体负氮平衡,维护组织器官的结构功能。

在以往的治疗中,一般采取肠外营养护理辅助治疗的方式,现经研究发现肠内营养护理不但可以给患者提供必要的营养补充,还能维持肠道功能,从而增强患者免疫力,降低肠源性感染率和代谢紊乱等,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

医院中,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营养评估仍仅限于身高、体重等简单指标,缺乏针对患者的潜在营养风险进行针对性评估和护理,而这也是本研究临床肠内营养护理的重点也是区别所在。包括医师、营养师、护士的协同配合,充分利用NRS标准,及时发现患者的营养风险,以护士为主导,给予专业、全面、有针对性的饮食指导,对患者实施合理营养支持护理,动态监测患者营养状态的变化和各类营养支持的疗效,并将相应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医生、营养师,这一护理模式就是本课题所研究的营养支持个体化护理;众多临床营养护理的数字化程度不够,针对性不足。首先是没能采用有效、合理的风险筛查工具从住院患者中筛选出值得重点







































白癜风的外用药
复方骨肽注射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yf/1662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