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组织细胞受损是不可逆的
CKD是慢性肾脏病缩写,是绝大多数如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炎、肾盂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红斑狼疮肾炎、痛风肾、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肾病等肾脏病的临床统称。慢性肾病是一个缓慢发展相对良性的疾病,但若未能及时有效诊治,均可导致病情恶化进展或随病程迁延,发展成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衰竭,最终形成尿毒症。
? 医院院长魏永吾谈到,肾脏好比人体的污水净化站,担负着过滤、消除有害物质的功能,同时保护对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的蛋白质、水分和盐类不致流失,保持人体的水液平衡。肾脏一旦发生故障,就不能消除各种有害物质和多余水分,还会导致大量营养物质流失,发生水液代谢失调、酸碱平衡失调,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特别要提醒的是,肾脏组织细胞一旦发生损伤便不可再生,所以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肾脏尤为重要。
发病率10.8%,我国慢性肾病患者过亿。据了解,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慢性病患者的增加、环境的污染、药物的滥用,肾病患病人群以惊人的速度在上升,发病率已高达10.8%。而在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之下,慢性肾病患者已多达1.3亿人,也就是说在大约每10名成年人中,就有1人存在某种形式、不同程度的肾脏受损。而慢性肾脏病一旦发生将持续发展,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
肾脏病一般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肾病指原发于肾的独立性疾病,如各种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炎、肾结石、多囊肾等,病变主要在肾;继发性肾病是指全身其他疾病导致的肾脏损害,如高血压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引起肾脏损伤,并最终导致患病。原发性肾脏病的患者数量占所有肾病人群的一半左右,但继发性肾病的患病人数一直在增长,尤其是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损害,目前仅次于原发性慢性肾炎。
病理症状肾脏病“内向”也有迹可查“肾脏病发病初期不痛不痒、隐匿性极高,因此也被称为沉默型杀手。早期出现水肿、血尿的几率还不到一半,即便出现了,往往几天、一周左右就自行消失,因此很容易被忽视。只有当肾脏的功能被破坏超过75%时,患者才会出现乏力、恶心、呕吐、腹胀、厌食、高血压、皮肤发暗和头发焦枯等症状,此时再去看病,往往已经到了疾病晚期,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魏院长谈到,虽然肾病比较“内向”,但也不是无迹可寻。比如,发现尿色改变,排尿次数明显减少,并出现腰部酸痛、心慌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就要当心是急性肾损伤。此外,我们还可以
警惕预防健康管理很重要“还有一点就是要注意泡沫尿,几乎所有的肾脏病都会出现蛋白尿,尿液中出现过量蛋白质,可出现持久难消的泡沫。而通过尿检、血检、查肾功能等检查都能发现问题,所以不能忽视日常的体检。”魏永吾院长指出,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冠心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包括职业中毒、食物中毒等都是导致肾脏病发生的因素,但很多时候是人们忽视了对自己的健康管理,而导致疾病进一步加重。如:
1忽略尿检
慢性肾脏病是常见病,当尿液化验异常,小便里有蛋白升量,有红细胞或肾脏内结构发生异常,这些都统称为慢性肾脏病。很多人在拿到体检报告后,即便尿检已经提示异常却仍不在意,听之任之,导致严重后果的发生。因此,尿检报告一定要不能忽视。
2糖尿病血糖没控好
糖尿病病人中,约有30%的人会发生糖尿病肾病,最早期的表现是微量蛋白尿,发展下去则是蛋白尿,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肾功能异常,最后变成尿毒症。一般来说,自糖尿病确诊之日起5年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肾病,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控制好血糖,通常健康人每年做一次尿检即可,而糖尿病病人每年至少要查两到三次尿检,高血压病人一年至少也要检查两次。
3高血压服药不规范
尿毒症病人中,约10%-12%是由高血压引起的。血压高会引起体内多个器官损害——包括脑部、肾脏、眼部等。控制血压是预防高血压肾病的重要途径。高血压患者调整生活方式,首先要减少盐的摄入,其次要加强锻炼,每周五次,每次30分钟,有利于保持身体健康。此外要保持体重不要过重。患了高血压,坚持服降压药,控制血压也很重要。一般年轻的人不要超过/80mmHg,老年人在/90mmHg以下。
此外,很多人在吃降压药方面存有误区,血压降下来就停药,其实,血压降下来以后不能停药,但可以把药量减少一点,并维持这一药量,把血压控制好。
4乱吃药
部分药物能够治病,同时也容易引起肾脏损害,如很多抗生素、补品、减肥药、止痛药都会对肾脏造成损伤。“是药三分毒,在急性肾损伤患者中,以药源性肾损伤最突出。”魏院长指出,肾脏是一个代谢器官,承担着维护人体内环境稳定、排泄多余水分和代谢废物的重任。在药物的滤过和排泄过程中,药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等都会影响肾脏细胞的代谢,引发肾脏损伤。
在抗生素中,氨基糖苷类药如庆大霉素等,肾毒性最大,是诱发药源性肾损害的最常见因素。其他还有青霉素、第一代和第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解热镇痛类药中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长期服用易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肾实质坏死。常用感冒药如百服宁、泰诺、康泰克等都含有上述成分。因此,这类药物不建议长时间、大量服用,更不要多种药物混合使用。
此外,有人认为中药安全,实际上如广防己、关木通、青木香、天仙藤、马兜铃、寻骨风、朱砂莲等十多种中药是具有肝肾毒性的。
5造影检查,也有可能会伤肾
造影剂多为含碘制剂,具有肾毒性,不仅可引起肾内血管收缩致肾损伤,还可直接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在医学上成为造影剂性肾病。虽然造影剂诱发的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较低,但如果患者原本就具有肾功能不全、或是糖尿病、高血压等高危因素,造影剂肾病的发病率可达到10%~20%,肾脏损坏可达60%以上。
6动物内脏要少吃
对于很多肾病患者吃动物“腰子”补肾的饮食方法,魏院长认为并不可取。她指出,“补肾”是中医的用语,但中西医对肾病的诊断有各自的标准。西医是根据临床症状、检验数据等支持而下诊断,而中医所指的肾“病”范围就很广,所使用的方法也不同。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了肾脏功能下降或已经确诊为肾病,过多进食猪腰等动物内脏反而会令尿酸升高,加重肾脏负担,因此不赞成肾病患者食用动物内脏“以形补形”。
专家提示:健康体检很重要
魏院长特别指出,预防肾脏病,重视健康查体最为重要。如果年龄超过40岁,且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痛风,或长期口服解热镇痛药物并伴有系统性疾病,应定期进行肾脏病检查。老年人要积极治疗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定期检查肾功能和尿常规,及早发现和治疗肾脏病;慎重用药,尤其注意抗菌素、止痛剂的使用,尽量避免使用可能损害肾脏的药物。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糖尿病患者5年左右会发展为肾脏功能受损。在欧美一些国家,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病患者已经成为肾内科的主要病源。因此,糖尿病患者更应该治疗白癜风的药膏白癜风复发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yy/159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