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院君还记得在年5月,
咱三院内分泌血液科曾收治一位69岁的吕大伯,
患糖尿病多年,
平时只吃保健品不吃药,
结果右脚爬出蛆虫,直至脚趾头烂掉。
我是传送门~
所以,
咱防治糖尿病可一点都不能掉以轻心。
今天,
三院君请到了昨日联合国糖尿病日义诊的俞主任,
继续为大家讲一讲,
如何正确认识、防治糖尿病!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紊乱等可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特别是眼、肾、心脑血管及神经系统的损害。
目前国际上将糖尿病分为四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1型多发生于青少年,起病急,病情重,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最常见,多于成年发病,但目前随着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年龄逐渐低龄化。妊娠期糖尿病指妊娠妇女原来未发现糖尿病,在妊娠期,通常在妊娠中期或后期才发现的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包括病因已明确以及继发性糖尿病。
目前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楚。1型糖尿病其病因为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参与,主要由于免疫介导的胰岛B细胞的选择性破坏所致,病毒感染为其可能诱因。2型糖尿病为多基因遗传异质性疾病,其危险因素包括老龄化、西方生活方式等。
在很多情况下,糖尿病是在不知不觉中侵蚀您的身体。俞主任说,在疾病的早期您可能并没有明显的不适感。如果您是高危人群,需要定期筛查糖尿病,高危人群包括以下几类:
......
READMORE1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糖尿病和遗传有关,而且家庭成员饮食生活习惯相似,如果血亲中有人得这种病的,同样患病的机率就会比较大。
2多食
过多摄入的油脂(尤其是饱和脂肪酸)、糖类(包括淀粉类食物)可通过糖脂毒性等途径损伤胰岛功能,导致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多摄入的油脂(尤其是饱和脂肪酸)、糖类(包括淀粉类食物)可通过糖脂毒性等途径损伤胰岛功能,导致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3肥胖
BMI超过24kg/m2为超重,如果超过28kg/m2为肥胖。
4体力劳动少
适当的体力劳动和机体运动,可以帮助消耗身体多余的能量,并能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5既往有妊娠糖尿病的妇女或/和曾经分娩过巨大胎的妇女。
6巨大生活压力及老龄
糖尿病一定要吃药吗?“俞主任说,葡萄糖是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健康人每日血糖虽有波动,但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正常范围内。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缺乏、胰岛素抵抗等情况,导致血糖波动幅度增大、血糖值超过正常范围,因此,需要药物来帮助控制血糖。”口服降糖药的应用应遵循以下几点:“个体化治疗、小剂量开始,适时联合、掌握正确服药方法、严格按医嘱用药、注意监测肝功能及肾功能等,同类口服药物作用机制基本相同,原则上不建议联用。”如果服用降糖药后,血糖还是高!“那就需要进一步和医生沟通,寻求解决方案。可能存在的原因有:饮食、运动治疗配合不好;应激或其它疾病;漏服药物;胰岛功能衰竭;药物剂量不足、联用不当等。”血糖正常后能不能停药?“症状消失、血糖降至正常,只能说明病情得到控制并不意味着糖尿病已经治愈,不能随便停药,否则高血糖会卷土重来,甚至造成病情恶化。
老年人的血糖控制目标应适当放宽,应选择降糖作用温和及服用方便的药物。
”当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下列情况时,要使用胰岛素:“①经严格的饮食、运动及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仍不达标
②伴急性并发症③伴严重慢性并发症
④手术、感染、创伤等⑤妊娠
⑥显著消瘦患者⑦慢性消耗性疾病⑧强化治疗
”降糖药物的应用误区!俞主任提醒: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目前都尚不能根治糖尿病,用药时避免进入以下误区。误区1:单纯依赖药物,忽视非药物治疗糖尿病需要综合治疗,包括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和教育、血糖自我监测五方面。
饮食、运动控制是基础,在此基础上配合药物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降糖效果。
误区2:轻信保健品的功效有些保健品宣传自己能降低血糖,但它并不是药物没有临床证据支持有降糖作用。轻信保健品的功效,不但会让您花冤枉钱,更严重的是有可能对您的身体造成极大伤害。
误区3:用药时断时续有些患者全凭自觉症状来决定是否用药,一旦症状消失,就擅自停药。用药时断时续,不仅不利于血糖控制达标,还会导致血糖波动,不利于患者健康。
误区4:药物漏服后随意补服有些药物漏服后随意补服,有可能引起低血糖。像短效药美吡哒、糖适平等若在餐前漏服,餐后想起可及时补服;若快到下顿饭想起,应先测血糖,如血糖较高,可临时增加原来的用药剂量。像拜糖平如果饭后才想起漏服,就不一定非要再补服。
误区5:光吃药,不复查光吃药,不复查乃治疗中的大忌。服药后定期监测血糖不仅可以了解药物治疗效果,并且可作为调整用药的重要依据。
误区6:急于降糖而大量服药人体不能一下子适应血糖骤降,因此控制血糖不能急于求成,应平稳下降。
擅自加大药量或自行多药联合的后果:引发低血糖,甚至导致低血糖昏迷乃至死亡;超剂量用药会增加药物的副作用。
误区7:频繁换药药物的使用需要达到有效剂量和一定时间后才能充分发挥药效。正确的方法: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血糖逐渐调整服药剂量,血糖仍不下降或控制不理想,再换用其他药或与其他药联合应用。
误区8:过分担心药物的副作用有些患者认为“是药三分毒”,担心长期用药对肝肾有损害,拒绝必要的药物治疗。事实上,只要掌握药物适应症,在规定的剂量范围内使用并适当监测,是比较安全的。长期高血糖与药物的副作用相比,前者引起的后果要严重的多。
误区9:用药盲目跟风糖尿病患者的用药强调个体化,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好药”就是适合自己病情的药,并非新药、贵药才一定是好药。别人用着好的药未必适合自己,有时非但无效,甚至有害。
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zz/165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