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也称血压升高,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高于正常值,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导致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肾衰竭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常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在未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三次测量血压值均高于正常,即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高血压。得了高血压之后,除了吃药,下面这些知识您一定要了解。

一、高血压的管理任务非常艰巨。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大概为27.9%,患病人数已接近3亿,而且患病率持续上升,发病年龄明显年轻化。

二、高血压控制率亟待提高和改善。年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控制率男性17.8%,女性13.9%。近期研究显示我国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仅21.0%的患者24小时血压控制良好,白天血压控制率为45.0%,清晨血压控制率为34.1%,夜间血压控制率为27.6%。

三、高血压发病原因不详,但有许多诱发因素,如高钠低钾饮食、超重和肥胖、过量饮酒、长期精神紧张、体力活动不足,还有年龄、高血压家族史、合并糖尿病、血脂异常、大气污染均与高血压发病可能有一定关系。

四、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高血压就是原因不明,占高血压总人数的95%以上,主要依靠降压药物治疗。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继发于其他疾病或原因的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总人数的5%左右。后者主要包括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颅脑疾病、药物、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这些患者中,针对相关疾病治疗是关键。那么您一定会问哪些患者需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呢?主要包括:1.较年轻的高血压患者;2.第一次发现高血压患者;3.血压高,三种或以上降压药物联用也不能控制达标的高血压患者;4.血压波动大,忽高忽低;5.肥胖患者;6.睡觉打呼噜的患者。

五、多数高血压病人早期常无感觉,往往悄然起病并造成突发事件。部分患者会有头晕、头痛、失眠、耳鸣等症状。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血压的高低并不一致,如果以症状的严重程度来判断高血压的严重度,而拒绝测量与治疗,长此以往对身体会造成损害。

六、高血压可能会引起心脏、肾脏、大脑和血管的损伤。容易累及心脏,出现心肌肥厚,甚至出现心衰;可影响肾脏,导致高血压肾病、肾衰;影响大脑时,可出现脑梗死或脑出血等并发症;高血压还可影响视网膜眼底动脉,导致失明等严重并发症。

七、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做好以下生活方式管理,包括:1.限制钠盐摄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日。吃的盐越多,患高血压的风险越高。2.减轻体重:超重和肥胖可促使血压上升,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尤其是腹型肥胖,危害更大。3.适量运动:运动可降低交感活性、缓解紧张情绪、减轻体重,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4.戒烟:吸烟可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建议戒烟(包括传统烟和电子烟)。5.戒酒:大量饮酒使血压升高,不饮酒对健康最有益。6.保持心理平衡:长期精神紧张或焦虑、抑郁状态可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负面情绪,必要时积极接受心理干预。以上六条建议可归纳为“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戒酒心态平”。

八、药物治疗对于高血压患者至关重要,降压药物应用时应遵循以下四项原则,即小剂量开始,优先选择长效制剂,联合应用及个体化。目前临床上降压药物种类多,包括地平类、普利类、沙坦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不能自行乱用,一定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

九、血压降下来后可以停药吗?这是许多患者经常询问的问题。血压下降后,不可自行停药。目前血压下降,是因为规律的服用降压药物,药物在体内发生作用,所以血压才能控制得良好。如果擅自停药,体内没有药效了,血压会再次升高。

十、降压药物有依赖性吗?降压药物不存在依赖性,因为高血压没有办法根治,只能通过服用药物来维持,而不是降压药物有依赖性,不会因为服用药物后导致病情愈发严重。

十一、控制血压一定要达标。一般高血压患者降至/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疾病伴有蛋白尿的患者,如能耐受,应降至/80mmHg以下。老年患者中65-79岁:降至/9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90mmHg以下;80岁及以上:降至/90mmHg以下。

十二、血压测量方面:1.准备一台准确可信的血压计,建议把自己的血压计与正规医疗机构的血压计相比对;2.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可咨询专业人士;3.掌握血压的测量时机,一般白天血压有两个高峰期,即上午6-10时及下午4-8时,因此有必要在这两个时段测血压,了解一天中血压的最高点。还有部分患者血压的高峰在夜间或清晨,这时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尤其重要,可帮助了解血压的总体情况。这里还要特别强调冬天的血压普遍高于夏天,所以季节更替的时候要勤测血压,发现波动,及时就医。

最后,我想说的是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无高血压时,做好生活方式管理;有高血压时做好规范化诊治及定期随访。

本文源自:中国科技新闻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zz/1747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