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糖尿病这类疾病了解得还不是很全面,还有很大一部分人群对糖尿病的认识存在着偏差,其中还包括很多糖尿病患者。下面咱们来谈谈几个关于糖尿病的谣言。谣言:水果可以降低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不存在降糖的水果,也不存在降糖的食物。但并不意味着糖尿病人什么水果都不能吃。水果中升糖指数较低的有苹果、梨、橘子、桃等,适当的摄入不会对血糖造成太大影响。含单糖成分高的水果如荔枝,食用后会造成胰岛素的快速分泌,产生低血糖的症状,常常被误解为是降血糖,糖友们要加以区分。谣言:注射胰岛素会上瘾?注射胰岛素不会上瘾。需不需要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使用后什么时候撤掉,关键取决于病情。若患者病程较长,使用口服药物已经无效,可根据医生建议长期注射胰岛素。若患者已经存在较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也需长期注射胰岛素。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也应坚持长期注射胰岛素。谣言:糖尿病患者应尽量少吃主食?很多人吃了主食,血糖就会变高,所以觉得糖尿病患者应该少吃或者不吃主食。但是,主食(碳水化合物)作为人体的直接能源,如果摄入不足,身体就会分解脂肪和蛋白质进行能量补充,久而久之,整个人就会逐渐消瘦,肌肉力量不足。不吃主食,能量不够,还会导致焦虑、情绪波动、睡眠不好、忧思忧虑。还有些患者晚上不敢吃东西,夜里睡不好,也很容易发生夜间低血糖。注意粗细搭配,成人一般每日摄入g~g为宜,其中包括50g~g粗粮,不主张多吃,但要按量吃够。有人担心吃了主食血糖会升高,其实吃饭后血糖升高,可以通过饮食搭配、运动、药物等方法来解决,但绝不能靠不吃主食来替代。谣言:糖尿病患者要多吃粗粮?经常听到患者说现在每顿都吃粗粮,不是糖友爱吃粗粮,而是觉得一吃细粮血糖就会高,所以不敢吃。一些肠胃不好的患者只吃粗粮反而可能引起腹胀、便秘、甚至营养不良。事实上,大部分食物吃了以后都会有血糖升高的情况,吃了东西之后血糖快速升高,那并不代表绝对不能吃,而只能说明吃的量及方法有问题。这里就有一个概念,血糖生成指数。即含有同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升高血糖的能力。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的糖分持续释放,血糖波动小。粗粮的血糖生成指数比细粮低,可以考虑粗细搭配着吃。谣言:糖尿病患者要只吃白肉不吃红肉?没有绝对的只吃白肉不吃红肉。营养补充在于平衡和全面,而非绝对地“吃”和“不吃”。红肉里的胆固醇含量较高,但人身体里的细胞也需要胆固醇来维系更新。人体的一些激素的合成也以胆固醇为原料,比如性激素。肉类不推荐煎炸、红烧等方式,这些方式对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破坏多,并且会造成肉中脂肪过度氧化,产生致癌物。推荐糖友选择炖、清蒸、烩、凉拌、煮、煲这些烹饪方式。但是注意煲煮的时间也不宜太长。谣言:血糖越接近正常越好?不少人认为血糖越接近正常越好,其实这并不适合所有的患者。对于中年、病程短、无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该严格控制血糖。对于反复出现低血糖、年龄大、病程长或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所以,针对不同的患者情况要制定不同的血糖控制目标。空腹血糖及餐前水平控制目标:健康良好的老年人一般我们要求跟普通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标准一致,即4.4mmol/L-7.0mmol/L。有严重并发症的糖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医生的建议放宽空腹血糖控制目标范围。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目标:良好水平是小于7.8mmol/L,一般水平是小于10.0mmol/L就是达标。同样的,有严重并发症的糖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医生的建议放宽餐后血糖控制目标范围。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平时血糖的控制水平。病程较短的年轻糖友对应的标准是<7%,甚至可以是<6.5%,而预期寿命较短、年龄大的糖友应按<8%甚至<9%来控制就行了。另外,在控糖的过程中,还要考虑血压、血脂等因素,降糖要以不出现低血糖为前提,绝不能以发生低血糖为代价追求血糖达标。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更多精彩:

1、吃燕麦可以降血糖吗?医生:若不想血糖升高,3种粗粮建议少碰2、血糖偏高的人可以吃西红柿吗?常吃这几种食物,或可稳定血糖3、糖尿病人晚餐怎么吃?做好3件事,血糖更稳定点亮在看,你最好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yf/1732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